延長生命與生活品質的平衡!乳癌病友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一份針對轉移性乳癌病友所做的觀察報告發現,超過8成癌友未曾設定出明確治療目標;4成5未與家人分享過想做的事。然而晚期癌症治療旅程,不只是病人與疾病之間的戰鬥,更是與家人共同面對的情感挑戰,因此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攜手推廣「愛的冒險罐」繪本,並邀請雙金影后賈靜雯擔任公益大使,期望幫助轉移性乳癌病友與家人討論疾病狀況、設定治療目標,創造生命「有限度的無限Do」!
「我是為了什麼而治療?」超過8成晚期乳癌病友未設定過治療目標
一名65歲林女士是轉移性乳癌病友,雖然有多元治療選擇、但她與主治醫師討論超過1小時仍無法達成共識,直到她脫口而出「只要再撐三個月,我就能領到退休金」。就是這個明確的治療目標,讓她與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腫瘤內科陳怡君突破討論僵局、迅速決定治療策略。
轉移性乳癌治療選項日益多元,有時候病友可能會跟林女士一樣面臨選擇困難;但如果也跟她一樣清楚設定一個生活上的治療目標,便能順利與家人及醫師制定治療策略。最新觀察報告顯示,有高達8成以上的病友處於「未設定治療目標」狀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乳癌是基金會服務的病友中佔比最多的癌別,我們觀察到治療過程中,病友們不只在乎存活期,同時在意生活品質,因此轉移性乳癌病友除了了解治療的意義之外,若是能說出自己治療後的生活目標,以及為什麼而治療,在治療旅程上將會更有力量。」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也分享:「很多病友都有『想做的事』,卻不知道該從哪裡談起。我鼓勵病友可以從生活期待出發,那怕是一個簡單的心願,都能讓自己與家人更自在地面對疾病。」
報告中也發現有63.3%的病人在與家人談論治療目標時,會因「不想讓家人擔心」而選擇隱瞞或閃避;有45%病人未曾與家人分享「接下來最想完成的事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分享自身經歷:「我在39歲確診乳癌,孩子還小,治療副作用讓我不舒服、後續面臨轉移又再次打擊我。孩子說長大要當醫生把我治好,讓我十分感動。我也告訴自己會堅持下去,當時的治療目標就是要親眼到孩子長大,這對我的治療歷程還有家庭關係有很大的幫助。」
醫病共決關鍵:與醫師分享治療目標、結合藥物優勢,決定最適治療選擇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其中HR 陽性 / HER2 陰性佔國內乳癌亞型六成以上。轉移性乳癌病友通常面臨較低存活率的挑戰,觀察報告中也發現「延長整體存活期」是病友最高的治療期待之一。對此陳怡君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新型的轉移性乳癌治療方式,包含標靶、免疫療法、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都有突破的治療表現,最新的研究顯示,Trop-2 抗體藥物複合體在亞洲族群的整體存活期相較於傳統化療有所提升,這是臨床上很不容易的進展。」
不過觀察報告發現仍有約4成病友從未與主治醫師討論過目標與治療方式。陳怡君醫師強調:「治療選擇應該是醫病共同討論的結果,並依據病人具體狀況與治療目標進行調整。了解病友的治療目標、對照不同藥物的特性,醫師更能協助病友找到最適合她們治療策略。」
繪本「愛的冒險罐」幫助病友開啟對話!「有限度的無限Do」賈靜雯獻聲挺病友
無論是「撐到領退休金」、或是「看到孩子長大」,每個生活願望都是病友努力治療的動力。為了幫助病友表達內心的期待,促進與家人間更開放的對話,增強治療過程中的情感支持,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攜手推廣繪本《愛的冒險罐》。雙金影后賈靜雯,也為繪本獻聲並擔任「有限度的無限Do」公益大使, 鼓勵病友說出自身期待、設定治療目標、找回生命主控權。(有聲繪本:https://mbc-adventurejar.canceraway.org.tw)
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許怡敏指出:「許多乳癌患者同時也是媽媽、妻子、女兒,她們往往不願成為家人的負擔,反而把自己真正的感受藏起來。這也讓我們更希望透過這本書,為病友與家人之間的對話創造一個溫柔的開端。」《愛的冒險罐》繪本是由吉立亞醫藥公益製作並提供病友團體推廣使用,吉立亞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總經理 Cathy Su 表示:「這本繪本從病友的真實需求出發,原本只在美國發行,但我們知道癌友的需求是跨越國界的。謝謝台灣的病友團體幫助我們讓這本繪本來到台灣、幫助有需要的癌友。期待這本繪本不只是書,更是讓對話變得溫柔、誠實又有力量的工具。治療旅程或許有『限』,但只要說出心願、勇敢開始,生活就還有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美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有關 專家籲「最好少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