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港人在西門町宣講 遭中國遊客鬧場破壞旗幟
在台港人團體昨天在捷運西門町站出口廣場宣講,遭兩名來台觀光的中國遊客出手破壞旗幟還出言挑釁;現場警方上前勸導後,兩人離去。主辦單位強調,政治立場屬於個人自由,但出手破壞他人物品行為不應該,會報案追究。
昨天是中共建政75週年,在台港人申請獲准在台北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舉辦「十一國殤賀佢老母」集會活動,樹立「光復香港」黑色旗幟,現場聚集約20人,藉此抗議中國侵害香港等地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在宣講活動開始前的下午4時30分左右,兩名中國遊客鬧場,將樹立的旗幟拔起丟在地上,其中一名男子高喊「今天是中國國慶節,我不允許有這種旗插著」。
在台港人上前阻止,反問:「你現在為什麼破壞我的東西?」這名男子仍試圖搶下旗幟,還大聲咆哮「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現場有人告知,這裡是台灣,可以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不過不可以破壞他人物品,但這名男子繼續聲稱「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旁人則回嗆「台灣是台灣人的、香港是香港人的」。
現場維安警力見狀,立即上前勸導隔開雙方,衝突沒有進一步擴大;兩名中國旅客隨後離開現場,在台港人留在現場繼續進行活動。
活動發起人之一赴湯目睹發生過程,他今天告訴中央社,剛開始對這兩名中國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後來湧上的感覺是害怕,很擔心發生在香港對於言論自由的打壓與緊縮,會不會也發生在台灣;香港經歷雨傘革命、反送中運動、港區國安法通過等事件後,香港反對派聲音愈來愈小了。
赴湯表示,在中國的教育裡面沒有「自由」兩個字,導致中國民眾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自由與權利,甚至會用暴力去壓制不同聲音,應該讓來台灣旅遊的中國民眾了解,台灣是個法治社會,在這塊土地上,必須尊重多元意見。
赴湯強調,可以接受不同政治立場的聲音,不過絕對不能容許破壞他人物品或是意圖挑起衝突、暴力行為。
活動發起人之一、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今天向中央社表示,在台港人選在昨天街頭宣講,重申「香港從來不該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國家」;結果遇到來台灣觀光的中國遊客擅自將現場旗幟拔下來,直到警察介入才停止挑釁作為。
馮詔天表示,台灣是一個尊重言論自由價值的國家,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只要是在合法、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在台港人也遇過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不過刻意破壞旗幟或是意圖肢體衝突,這些都是不應該的行為。
馮詔天強調,政治立場不同也不該破壞他人物品或意圖肢體衝突,會向警察報案,將循法律途徑對這兩名中國遊客追究,也希望透過這個做法讓台灣社會知道,這樣不尊重他人的中國遊客應被列為「不受歡迎」。
昨天是中共建政75週年,在台港人申請獲准在台北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舉辦「十一國殤賀佢老母」集會活動,樹立「光復香港」黑色旗幟,現場聚集約20人,藉此抗議中國侵害香港等地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在宣講活動開始前的下午4時30分左右,兩名中國遊客鬧場,將樹立的旗幟拔起丟在地上,其中一名男子高喊「今天是中國國慶節,我不允許有這種旗插著」。
在台港人上前阻止,反問:「你現在為什麼破壞我的東西?」這名男子仍試圖搶下旗幟,還大聲咆哮「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現場有人告知,這裡是台灣,可以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不過不可以破壞他人物品,但這名男子繼續聲稱「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旁人則回嗆「台灣是台灣人的、香港是香港人的」。
現場維安警力見狀,立即上前勸導隔開雙方,衝突沒有進一步擴大;兩名中國旅客隨後離開現場,在台港人留在現場繼續進行活動。
活動發起人之一赴湯目睹發生過程,他今天告訴中央社,剛開始對這兩名中國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後來湧上的感覺是害怕,很擔心發生在香港對於言論自由的打壓與緊縮,會不會也發生在台灣;香港經歷雨傘革命、反送中運動、港區國安法通過等事件後,香港反對派聲音愈來愈小了。
赴湯表示,在中國的教育裡面沒有「自由」兩個字,導致中國民眾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自由與權利,甚至會用暴力去壓制不同聲音,應該讓來台灣旅遊的中國民眾了解,台灣是個法治社會,在這塊土地上,必須尊重多元意見。
赴湯強調,可以接受不同政治立場的聲音,不過絕對不能容許破壞他人物品或是意圖挑起衝突、暴力行為。
活動發起人之一、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今天向中央社表示,在台港人選在昨天街頭宣講,重申「香港從來不該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國家」;結果遇到來台灣觀光的中國遊客擅自將現場旗幟拔下來,直到警察介入才停止挑釁作為。
馮詔天表示,台灣是一個尊重言論自由價值的國家,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只要是在合法、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在台港人也遇過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不過刻意破壞旗幟或是意圖肢體衝突,這些都是不應該的行為。
馮詔天強調,政治立場不同也不該破壞他人物品或意圖肢體衝突,會向警察報案,將循法律途徑對這兩名中國遊客追究,也希望透過這個做法讓台灣社會知道,這樣不尊重他人的中國遊客應被列為「不受歡迎」。
- 記者:中央社記者李雅雯、黃麗芸台北2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