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拒援加薩恐違國際法 國際法院聽證會登場
在4月28日至5月2日在荷蘭海牙(The Hague)舉行的聽證會中,數十個國家將輪流向國際法院陳述論據,主張以色列拒絕人道援助進入加薩走廊的行為違反國際法。
路透社報導,巴勒斯坦代表今天將率先在國際法院發言。
在為期5天的聽證會中,約有40國將輪流發言,其中不包括以色列;美國則將於30日發表意見。
自3月2日起,以色列全面切斷針對加薩走廊230萬居民的物資供應,年初停火期間當地儲存的糧食基本上已經耗盡。
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去年12月受命,須就以色列有義務協助各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援助巴勒斯坦人一事,提出諮詢意見。
以色列曾稱,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釋放所有剩餘以國人質之前,不會允許貨物和物資進入加薩。
上週以色列重申不會允許任何援助進入加薩,以向哈瑪斯施壓,德國、法國和英國隨即呼籲以方遵守國際法,允許人道援助物資暢通無阻地進入加薩。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表示,他已敦促以國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允許糧食和藥品進入這個被圍困的巴勒斯坦領土。
聯合國大會(General Assembly)193國中的137國於去年12月通過決議,呼籲以色列履行對巴勒斯坦人民的義務,並對加薩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嚴正關切」。當時以色列、美國與其他10個國家對該決議投下反對票,另有22國棄權。
據報導,國際法院諮詢意見具有法律和政治意義,但不具約束力,法院也沒有執行權。
聽證會結束後,國際法院可能還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來擬定意見。
路透社報導,巴勒斯坦代表今天將率先在國際法院發言。
在為期5天的聽證會中,約有40國將輪流發言,其中不包括以色列;美國則將於30日發表意見。
自3月2日起,以色列全面切斷針對加薩走廊230萬居民的物資供應,年初停火期間當地儲存的糧食基本上已經耗盡。
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去年12月受命,須就以色列有義務協助各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援助巴勒斯坦人一事,提出諮詢意見。
以色列曾稱,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釋放所有剩餘以國人質之前,不會允許貨物和物資進入加薩。
上週以色列重申不會允許任何援助進入加薩,以向哈瑪斯施壓,德國、法國和英國隨即呼籲以方遵守國際法,允許人道援助物資暢通無阻地進入加薩。
美國總統川普25日表示,他已敦促以國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允許糧食和藥品進入這個被圍困的巴勒斯坦領土。
聯合國大會(General Assembly)193國中的137國於去年12月通過決議,呼籲以色列履行對巴勒斯坦人民的義務,並對加薩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嚴正關切」。當時以色列、美國與其他10個國家對該決議投下反對票,另有22國棄權。
據報導,國際法院諮詢意見具有法律和政治意義,但不具約束力,法院也沒有執行權。
聽證會結束後,國際法院可能還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來擬定意見。
- 記者:中央社阿姆斯特丹28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