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南海爭議獲共識 菲國安顧問籲東協一致對外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安約今晚在一場海事安全對話上,呼籲東南亞國家協會會員國在南海爭議上取得共識,再一致對外協商,直到達成更包容、可接受的結果。
2025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海事安全對話今晚在馬尼拉登場,菲律賓國安顧問安約(Eduardo Ano)、菲律賓海防隊指揮官加文(Ronnie Gil Gavan)以及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國駐菲大使出席。
安約致詞時指出,東協本是以「共識」和「中心性」作為決策基礎,但這樣的機制卻成為解決區域重要事務的障礙,呼籲東協先在因應挑戰的事務上找到共同點,然後再共同與其他國家協商,直到達成更具包容性、可接受的結果。
他提到,區內出現多重非傳統威脅,包括網路攻擊、資訊操弄、外國干預、恫嚇外交等,分別瞄準各國的弱點來破壞穩定,東協國家應團結對外,更迅速有效地因應威脅。
安約並說,南海爭議相關國家應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區域不應回到「強權即公理」(might is right)的時代。
東協被視為是運作鬆散的組織,以共識決為主要決策手段,對中國影響力擴張以及南海爭議也未有一致立場,部分國家被認為親中、部分國家親美,另一些國家立場中立。
另一方面,加文則對東協與中國可於2026年敲定「南海行為準則」(COC)不感樂觀。他強調,在COC出爐之前,各國海巡單位應訂出機制,避免發生海上誤判事件,相關努力已在進行中。
東協與中國於2002年簽署「南海共同行為宣言」(DOC),以避免周邊國家擦槍走火,但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雙方因此開始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並承諾於明年完成。
今年的東南亞國家協會海事安全對話將持續至23日,邀請東南亞外交政策專家、政府官員以及青年領袖,討論如何推進區域內自由、開放、安全和以法治為基礎的海洋秩序。
對話將聚焦於海事透明、國際法遵守、魚類資源管理、能源安全、海洋環境保護、假訊息對抗、爭議處理機制、信心建立措施、深海纜線保護、海上執法合作等議題。
2025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海事安全對話今晚在馬尼拉登場,菲律賓國安顧問安約(Eduardo Ano)、菲律賓海防隊指揮官加文(Ronnie Gil Gavan)以及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國駐菲大使出席。
安約致詞時指出,東協本是以「共識」和「中心性」作為決策基礎,但這樣的機制卻成為解決區域重要事務的障礙,呼籲東協先在因應挑戰的事務上找到共同點,然後再共同與其他國家協商,直到達成更具包容性、可接受的結果。
他提到,區內出現多重非傳統威脅,包括網路攻擊、資訊操弄、外國干預、恫嚇外交等,分別瞄準各國的弱點來破壞穩定,東協國家應團結對外,更迅速有效地因應威脅。
安約並說,南海爭議相關國家應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區域不應回到「強權即公理」(might is right)的時代。
東協被視為是運作鬆散的組織,以共識決為主要決策手段,對中國影響力擴張以及南海爭議也未有一致立場,部分國家被認為親中、部分國家親美,另一些國家立場中立。
另一方面,加文則對東協與中國可於2026年敲定「南海行為準則」(COC)不感樂觀。他強調,在COC出爐之前,各國海巡單位應訂出機制,避免發生海上誤判事件,相關努力已在進行中。
東協與中國於2002年簽署「南海共同行為宣言」(DOC),以避免周邊國家擦槍走火,但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雙方因此開始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並承諾於明年完成。
今年的東南亞國家協會海事安全對話將持續至23日,邀請東南亞外交政策專家、政府官員以及青年領袖,討論如何推進區域內自由、開放、安全和以法治為基礎的海洋秩序。
對話將聚焦於海事透明、國際法遵守、魚類資源管理、能源安全、海洋環境保護、假訊息對抗、爭議處理機制、信心建立措施、深海纜線保護、海上執法合作等議題。
- 記者: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1日專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