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手機提升學生表現? 英國研究未證實

學校禁用智慧手機,無助學生功課變好?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國家開始在學校實施手機禁令,以期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心理健康。然而,最新的英國研究顯示,僅靠禁止手機進入校園,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學者研判,光是在學校禁用手機還不夠,也要思考更多校內外的綜合教育手段,如老師以身作則等。



只在學校禁用不夠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伯明罕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學校禁止使用手機,與學生的學業成績或心理健康改善之間,未發現顯著關聯。該研究強調,雖然過度使用手機和社群媒體與較差的學業表現、睡眠品質下降、行為問題和缺乏運動等負面結果有關,但僅在學校實施手機禁令,並未有效改善這些問題。



論文的第一作者古德伊爾強調,研究並非表示「不該在學校禁用手機」,而是「光是在學校禁用手機還不夠」。該研究蒐集1227位學生、30個學校在智慧型手機禁用、下課與午餐時間是否禁用等因素進行調查,發現禁令實施後,學生的健康、生活感覺並沒有顯著的改善。



多國校園禁用手機

土耳其通訊社》提到,為了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的分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採取行動,限制或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例如,美國的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印第安納州等地已通過相關法案,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



歐洲方面,法國自2018年起禁止幼兒園和小學學生在校使用手機,比利時的法語地區也在新學年開始實施類似禁令。另外還有柬埔寨、埃及、南韓與紐西蘭等國也都宣布了相關禁止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措施。



專家建議綜合策略

儘管多國積極推行校園手機禁令,但專家指出,僅靠此類禁令可能不足以解決問題。本研究便建議,應採取更全面的策略,結合校內外措施,共同減少學生對手機的過度依賴。據統計,英國12到15歲的青少年有96%都有自己的手機,英國教育部甚至建議教師也要遵守禁令以身作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