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作者:杰克‧哈特涅(jack hartnell)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24 00:00:00

<內容簡介>

從黑暗到光明 從蒙昧到啟蒙 從迷信到科學 從神話傳說到宗教文明
近百張珍貴彩圖,從拜占庭與巴格達,到紐倫堡和諾里治;從頭到腳,剖析身體,扭轉人類的先入之見。

‧回到一千年前,有想過那時候的人類生活、發跡、受苦、死亡,會是什麼情景?
‧傑克‧哈特涅憑藉智慧以及銳利的手術刀,剖析中世紀的身體,扭轉我們的先入之見。
‧《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最佳歷史書
‧湯姆‧霍蘭(Tom Holland,《盧比孔河》作者):讀到一本書,內容廣博,令人愉悅,並且愛上它的主題,真是一大樂事!

中世紀的男男女女和我們一樣,會煩惱年華老去、長水泡、消化不良、戀愛,以及生產。然而,他們的生活充滿帶有豐富隱喻的奇妙經驗,和我們截然不同,這些經驗呈現出一種世界,在那裡,致命傷口藉由神聖干預,可能在一夜之間癒合,或者從國王遺體摘下的心臟,可以躍升為政權統治的強力象徵。
人的身體或鮮血淋漓,或穿金戴銀。飽受折磨,卻備受崇敬。是通往神聖的大門,也是實踐複雜解剖學想法的場所。人體是中世紀世界最具爭議的領域。藉由這段豐富且不尋常的歷史,藝術史學家哈特涅在《中世紀的身體》一書中,揭露了從拜占庭與巴格達,到紐倫堡和諾里治,中世紀民眾思考、探索、感受身體自我的迷人方式。讚頌聖人殉道的繪畫和聖髑盒,把神聖的精神與熟悉的物質連結起來。在文學和政治中,心臟和頭成為強大的隱喻,形塑統治權和社會,這種影響時至今日依然可見。醫師和學者處於一場衝擊的中心,那是幾個世紀以來關於人體的複雜醫學知識與誤解之間的相互拉扯,造成深遠的苦果。這段不尋常的驚人歷史,包含聖人、軍人、國王、王后、哈里發、騎士、修士、奇獸一一登場,如同一齣華麗的中世紀舞台戲劇展開。

哈特涅指出,在歷史過程中,人類身體有兩大顯著作用:
‧身體被認為是人存在的核心;
‧身體是由不同部分進行整體運而形成一個完整有機組織。

根據這兩個作用,中世紀的人們認為,人類的身體組織可以透過不同組成部分的理解而獲得全貌研究。從這方面思考,人類開始醫學上的進步,開始研究疾病和疼痛,以及在今日看來有點謬誤和誤診的奇異治療方式。除了現實層面,他們同時認為,人類身體還有一層超脫於實體之外的複雜奇妙的象徵含義,讓當時的作家、醫生、畫家、工匠可以借「身體」暗喻任何東西,微小如書中字母,龐大到月亮或行星。透過現實和非現實的解讀,使身體的演進在視覺、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藝術等眾多方面,衝擊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發展。
《中世紀的身體》每個章節只闡述身體的一個部分,從頭、眼、心,到肌、骨、血。透過對身體脈絡梳理般的探索,研究中世紀醫學與藝術世界,同時針對中世紀社會演變和科學發展進行剖析。讀者將從中發現:身體不僅是一個有機體,更是了解中世紀歷史和觀念的一條連續不斷又緊密連接的重要脈絡。
《中世紀的身體》全書共含95幅彩圖,結合了醫學、藝術、音樂、政治、哲學、宗教及社會史,堪稱是絕佳導覽,帶領我們從頭到腳對於中世紀身體有更多理解,一窺在中世紀生存與死去的男女的真實生活樣貌,並展現出當時令人大開眼界的高超醫學知識。這些中世紀的身體無論是散發芳香或者以黃金裝飾,不管是備受崇敬或遭遇折磨,
甚至死後依舊強大,它們並未沉寂或消逝,仍然可以讓我們了解身為人類的意義。

★名人推薦:

本書就像一道豐盛刺激的果乾布丁。
──芭芭拉‧紐曼(Barbara Newman),《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一趟穿越面相學及時間的旅程,中世紀的身體是理解那個獨特且驚奇的時代的途徑。《中世紀的身體》充滿不可思議的細節,讓讀者能夠透過中世紀的眼光來見識。經由哈特涅的專業導覽,使我們全神貫注於一個古老的世界。
──瑞秋‧摩斯(Rachel Moss),《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這本傑出好書有一項厲害之處:使我們原本看待黑暗時代到文藝復興之間這段漫長時期的世界觀,反而顯得狹隘而片段。你在書中的每一個地方,都會遇到機智、知性或引人入勝的故事。好看得不得了。
──梅蘭妮‧麥當納(Melanie McDonagh),《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一項雄心十足的跨領域研究……插畫豐富……充滿生動的資訊。
──G. R. 伊凡斯(G. R. Evans),《教會時報》(Church Times)

《中世紀的身體》讓人會心微笑,也讓人覺得扭捏難安……這是與身體有關的書,但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對於中世紀心靈深處的探索。
──瑪麗‧韋斯理(Mary Wellesle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登峰造極
──《衛報》(Guardian)

精采好書
──《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精采好書……插畫精美……傑出的歷史著作。
──凱瑟琳‧修斯(Kathryn Hughes),《星期日郵報》

關於中世紀的離奇故事,也是極其豐富的研究……哈特涅從身體切入中世紀的世界觀,這種想法非常高明……這本書圖文並茂,成功重現這段遭到嚴重詆毀的時期……學術研究的登峰造極之作。
──P. D. 史密斯(P. D. Smith),《衛報》

一本博大精深、見多識廣、選圖用心的書。
──蘿拉‧弗里曼(Laura Freeman),《泰晤士報》(The Times)

令人驚豔……使得這段過去變得既似曾相識,帶有異國風情,且驚心動魄。
──多明尼克‧桑德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週日泰晤士報》

淵博到無窮無盡,自始至終都很有意思,而且出乎意料地滑稽。如同它們所探討的人體,這些書頁彷彿有了生氣而躍動起來。
──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藝術史學家及電視節目主持人

★目錄:

中世紀的人體
‧起點?
‧你,回到一千年前
‧荒謬與噁心
‧歷史與治療者
‧人與風俗
‧文字以外

‧健腦藥方
‧瘋狂與禿頭
‧斬首
‧神聖的頭顱
感覺
‧看見景象
‧聞到過去
‧全神聆聽
‧嘴巴、舌頭、牙齒
皮膚
‧人體之內
‧表面特質
‧互相衝突的顏色
‧寫在皮上
‧第二層皮
骨頭
‧埋骨之處
‧骨頭之上的石頭
‧拚了這把骨頭
心臟
‧心病難醫
‧真心真意
‧尋找愛
‧因為神的愛
血液
‧惡血
‧善血
‧生命之血
‧止血和縫合

‧接觸病人的工具
‧巧妙的裝置
‧手勢與緊握
腸胃
‧盛宴與齋戒
‧內臟
‧肛門的藝術
生殖器
‧女性的祕密
‧第二性
‧性傾向和陰莖樹
‧解讀尿液

‧魔爪和赤足
‧走路、騎馬、搭船
‧相對的腳
未來的人體
致謝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作者簡介>

杰克‧哈特涅(Jack Hartnell)
英國諾里奇東盎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藝術史講師。曾先後任教和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柏林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以及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

譯者:徐仕美
國立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天下文化科學書系編輯,目前是自由譯者。
譯作有《恐龍的啟示》、《大腦解密手冊》、《記憶的盡頭》等書。

★內文試閱:

中世紀的人體
二○○三年,有一位巴黎賣家把一顆保存良好的人頭出售給加拿大的私人蒐藏者,成交價格不詳。這件事本身不足為奇。在醫學珍奇與寶貴古董的熱絡國際市場上,人體遺骸的交易一直往來頻繁,如同其他類型的歷史文物。但是這項物件,也就是這塊屍體,令人特別好奇。
它給人的第一印象相當生動。凝結於誇張的死後僵直狀態,頭顱從殘缺的雙肩往後仰,喉嚨外露,嘴巴張開。臉部有一道裂痕從額頭中間往下延伸,把它轉過方向,我們看到顱骨被鑿出一整圈下來。頭骨的頂部不見蹤影,就像餅乾罐突然沒了蓋子一樣,裡頭的腦遭到移除,只剩下萎縮的基部組織,以及平整的脊髓殘束。
幾位法國古生物病理學家組成團隊,想要更加了解這具神祕的屍體,他們獲得允許可以對遺骸進行更詳細的檢視。利用幾項創新的醫學考古學技術加以處理,關於死者的各種資訊很快開始浮現。他們發現,這人是個男性,高加索人後裔,或許在四十五歲左右去世。下巴和上脣長著紅色短毛,暗示他生前面帶赭土色。經過幾項掃描檢查,確認他的頭和肩膀都靠一種能夠快速凝固的含汞金屬蠟來保存,這種蠟在他死後不久即注入主要動脈,讓姿勢固定下來,彷彿一件雕塑翻模作品。最有意思的是,放射性碳定年法估計這人活在一二○○年和一二八○年之間,也就是說,這是一具中世紀的人體。
對於像我這樣的歷史學者來說,這些發現不僅僅透過古老骨頭的科學細節提供了管道,更是一道充滿誘惑,直接通往過去的大門。雖然我們知道這半具人體的性別、年齡,甚至是毛髮顏色,但是他栩栩如生的遺骸仍然拋出各種亟待回答的問題:他是誰?來自何處?他有什麼故事?他是來自過去的提示,促使我們更深入挖掘他生存的那個時代。探索中世紀的人體,在今天尤其重要,因為他們的年代仍遭受許多誤解。這幾個世紀夾在古希臘羅馬盛世,以及重現於歐洲文藝復興的古典世界之間,被視為停滯和隔絕的時期,這概念可以從它的各種名稱看出來:「黑暗」時代,或「中世紀」(來自拉丁文的medium aevum,意思是「中間時期」)。這時期往往由本身以外的情形,亦即它不是什麼來定義,而且我們看待中世紀文物時,無論是人體或詩歌,還是繪畫或編年史,我們傾向於突顯負面的部分。我們將它們牽扯入相傳該時期懸疑且通常陰森的描述中,認為那就像是歷史上令人不快的時刻,身處其中的人下場很可能是頭顱會被劈開,還被注射金屬蠟。
這種感覺普遍存在,最近倫敦一間主要博物館在計畫翻新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展場時進行了遊客調查,便十分清楚地展現出來。研究者請部分一般參觀民眾設想自己分別回到這兩個時代,先是文藝復興時期,然後是中世紀,並請他們說出自己認為周遭世界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或者可能會有什麼感受。博物館的逐字紀錄顯示,對於文藝復興的回應非常熱烈。民眾似乎真正感到心滿意足,因為到處充斥令人興奮的驚奇景象:

正午時,我在佛羅倫斯的河畔散步。氣氛平和,我帶著微笑。我擔任一位藝術家的模特兒,他正在雕塑聖母子像。

陽光閃耀,林間有一小片空地,還有一座湖。哲學氣息濃厚,人們圍坐成一圈,談論政治和書籍。音樂飄來……我想停留其中,繼續做夢。

聽起來很美妙。但是同樣的人在想像中世紀時,情形迅速變糟:

這裡有士兵、農民、高聳的城堡、泥濘的低地……黑死病和瘟疫瀰漫。現在正在下雨。人們飲蜂蜜酒到爛醉,彼此鬥毆。藝術家不受尊重。

我在地牢裡,身穿馬鈴薯袋,現在是晚上。這裡很冷,還有老鼠。有欄杆的窗口接著地板。我替你剛出生的孩子偷了一些馬鈴薯。

以下是常聽到的刻板印象:中世紀大約從西元三○○年延續至一五○○年,多數人民生存在擺盪於《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電影與《黑爵士》(Blackadder)影集之間的時代,那是普遍悲慘且無知的世界,人們活在可憐的貧困骯髒環境裡,只能在躁動的黑暗處境下發動戰爭。這是一段虛耗的千年歲月。接受博物館問卷調查的遊客中,至少有一人甚至離譜到扭曲了人和事的歷史定位。他們幻想自己偷的馬鈴薯(想必不是飽滿鬆軟的烤馬鈴薯,而是硬梆梆的生冷馬鈴薯),其實要到一五七○年代才從美洲傳入歐洲,而這段所謂「黑暗」時代的黑暗應該早已消散。
這種印象的罪魁禍首為何,尚不清楚。從某些方面來說,貶低過去,似乎是我們希望如何看待現今生活的自然反射。為了顯得開明和現代,我們需要黑暗和無知的過去當做推翻的目標。流行文化肯定大力採納了這種觀點,用來塑造悲慘受困於古老城堡的迪士尼公主的浪漫形象,或者《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之類動輒露點的電視劇的冷酷暴力。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執導的一九九四年神片《黑色追緝令》中,文‧雷姆斯(Ving Rhames)飾演的馬沙,準備讓曾經綁架他的傢伙血債血還時,對這個不幸的獵物撂下狠話:「我要讓你的屁眼嚐嚐中世紀的折磨!」這並非偶然。想到那個時代,會令人同時聯想到歷史奇幻故事與惡毒威脅。
回顧歷史,認為中世紀是惡劣時代的感覺,時有所見。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覺得陰森森的中世紀特別令人著迷,他們樂於扭曲過去,好迎合自己對於新哥德式與恐怖事物的浮誇品味。這個想法還能追溯到更早以前,顯現於啟蒙運動思想家的文章之中。一五八○年代,鄙棄中世紀的風氣如此普遍,英格蘭古文物家康登(William Camden)在撰寫一部不列顛大歷史的綜合性史書時,帶著輕視的態度,覺得可以略過整段時期,這裡只提供一兩段文字為證,他說:「我僅會帶你們稍微領略中世紀,這個時代籠罩於無知的烏雲,或說是相當濃密的大霧之中。」有些悽慘的是,中世紀思想家似乎是最早想出這種概念的人,認為他們的年代處於某種中間狀態,卡在兩個更光輝、更激動人心的歷史時代之間。義大利作家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從周遭觀察到十四世紀期間義大利文化價值的轉移,他以渴望與樂觀的興奮心情寫出來,並期盼這種轉變或許能拖著中世紀的世界前進:

過去曾有一個幸運的時代,或許未來還會再有;我們的時代處於中間,你看到可憐人與恥辱匯集……我的命運就是活在各種風暴之中。但是對你而言,若你活得比我長命,或許,如我所願,將會有更好的時代來臨。當黑暗消散之時,我們的後代能夠重獲往日的純潔榮光。

這樣看待中世紀時期的觀點,無論始於何時,無疑是曲解了。從扭曲印象揭露中世紀的真相,是我十多年來研究的一部分,而且正是這本書的核心。我們不能以高傲姿態對待這個看似遙遠的時刻,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為了真正明白中世紀的所有面向,我們需要從那個時代本身的角度融入其中。往後我們得要盡可能嘗試去了解當時的生活,透過身體被時光凍結之前的那半個法國人,但其實是透過一整群不同人物,他們將一一變成焦點,包括西元六世紀在拉芬納(Ravenna)治療病人的一位醫師、十二世紀在亞塞拜然(Azerbaijan)寫下一部史詩的波斯詩人、十五世紀在倫敦東區縫製衣服的裁縫師,還有更多其他的人。我們需要超越諷刺描述,看看生活的基本細節。或者,以這本書來說,看看生命、死亡與藝術的細節。一旦我們這麼做,總會發現在落後、泥濘的中世紀以外,還有另一種故事。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