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聽障舞蹈團 林靖嵐讓聽障者練舞更相信自己

林靖嵐聽障舞蹈團長林靖嵐小時後被診斷為聽覺重度障礙,但她沒有被障礙打倒,熱愛跳舞的她成立舞團,教聽障人士跳舞,想告訴聽障朋友「相信自己」,走出來擁抱熱愛的事物。

林靖嵐從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系畢業後,創辦台灣第1個聽障舞蹈團,她是新北市三重人,舞蹈團工作室便坐落三重,同時也是舞者排練室。其實工作室空間是她家人所有,個性獨立的她說,「就是想靠自己的力量」,所以跟家人承租工作室。

談起成立舞蹈團的契機,2009年林靖嵐大學畢業後,參加民間單位的活動演出,主辦單位請她也邀請聽障人士一起表演,林靖嵐便開始找尋有意願的人,相約在國家兩廳院迴廊教他們跳舞,一週教舞2到3次。

演出後獲得許多掌聲與迴響,林靖嵐於是思考教聽障人士教舞,她回憶小時候學舞過程,媽媽打電話給很多舞團,當時因為聽人老師沒有教聾人跳舞的經驗,常常被拒絕,後來才找到1名老師願意教她跳舞。

林靖嵐反思既然聽人老師沒有教聾人跳舞的經驗,不如用她的經驗教聾人跳舞,2010年著手籌備舞團,2011年成立聽障舞蹈團,目前團員有5位,除了三重的舞蹈教室,林靖嵐每週也會抽空前往台中教舞,不僅教聽障大人跳舞,也教聽障小朋友跳舞。

10幾年來,林靖嵐親力親為帶著舞蹈團到各地表演,讓民眾認識他們,她說,舞團成立之初許多人不看好,說舞蹈團很快就會解散,閒言閒語圍繞著她。林靖嵐表示,「不要想太多,往前衝,碰到問題就打敗它」。

她憶及成立之初,很多人透過打電話跟他們接洽,她卻只能看著手機震動無法回覆,有些則透過電子郵件,最後也詢問是否能用電話連繫,結果當然不了了之。有人建議她找聽人代接電話,但她很堅持原則靠自己的做法,在她堅持理念之下,外界也逐漸理解,表演邀約開始變多。

林靖嵐有時會去各個公司開會,當對方講話速度快,她來不及看口型就會詢問對方能否能用寫,對方就認為她不專業,質疑其能力,她後來請手語翻譯員陪同,對方才願意尊重她的專業跟溝通。

種種困難都未擊敗她,她以自身經驗告訴聾人要有主見、自我想法,勇於跨越障礙,不要擔心太多。

林靖嵐說,舞蹈團成立10多年,展望下一個階段與目標的規劃,她希望到舞團學舞的聾人朋友可以獨立,也可以運用所學,繼續去教其他聽障學生,鼓勵他們去做喜歡的事,將舞蹈一棒接一棒傳下去,讓舞蹈種子發芽到每一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