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運動學程完成嘉義縣骨鬆肌少高風險者之檢測

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承接嘉義縣衛生局「113年度骨鬆肌少高風險運動營養班」計畫,該學程體適能檢測團隊於5月28日至6月7日間至中埔、水上、布袋、民雄、新港、朴子、大林與義竹等八鄉鎮進行第一期課程的運動營養班前測,本次檢測工作由該校運動學程主任許伯陽帶隊,專技助理教授陳志函帶領五位學生進行「科技體適能檢測」;專技講師杜繼超帶領兩位學生進行「肌力與平衡檢測」,共計十位成員完成精準且重要的檢測工作。

該計畫運動營養介入班,對象為嘉義縣衛生局112至113年3+1行動醫療篩檢之骨鬆肌少高風險者,男性介於60-75歲與女性介於50-75歲。運動營養介入班每鄉鎮一班共計16班,分兩期每期八班,每期12周,每周三次,每次兩小時運動課程。每班課程包含大重量阻力訓練、複合式健走與太極八段錦以及觀看「在厝顧健康」影片一起做運動之自主練習課程,除自主練習外,課程結束後都會飲用高蛋白飲品。於12周課程前及結束後,會進行「科技體適能」及「肌力與平衡」之前後測,以獲得改善數據進行計畫的成效評估,此計畫第一期時程為6月至8月,第二期時程為9月至11月。

南華大學運動學程主任許伯陽指出,本次計畫的前測作業為首次與各據點的運動營養班接觸,除了檢測外,也與各據點衛生所護理長、志工與學員進行第一次的任務溝通與說明。由於本計畫是密集且繁雜的運動課程與調查記錄,目標除了改善骨鬆肌少外,也期盼學員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因此在跟學員的溝通說明分外重要。本計畫也強調運動檢測的重要性,科技檢測內容包含運動與營養課程,使特別設計的課程得以獲得數據監控,並結合成團課中的個別運動處方的做法。科技體適能檢測項目包含身高、體重、血壓/心跳、腰臀圍測量、身體組成(身體組成分析儀器InBody270)、柔軟度(坐式坐姿體前彎檢測)、肌力(握力器檢測)、心肺耐力(2分鐘漸進式原地踏步或3分鐘原地踏步)。

該計畫南華大學運動學程提供專業與科技儀器標準化的檢測進行「科技體適能檢測」,在「肌力與平衡檢測」方面,則投入先進的檢測儀器KFORCE測力板,並由檢測團隊選定具代表性的平衡與大腿肌力進行檢測,「平衡」是檢測閉眼與張眼雙足站立的重心移動狀況;「大腿肌力」則是檢測等長大腿中段上拉的力量,獲得的數據將深具代表性與準確性。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非常感謝嘉義縣衛生局為改善嘉義縣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高風險者的健康所做的投入與努力,運動確實有助於改善骨鬆肌少症狀,但需要正確的運動才能改善,肌力提升需要阻力訓練的運動型態,此計畫使用智能重訓機進行大重量阻力訓練課程,可有效進行肌力訓練,成果可期。未來,南華運動學程相關團隊將持續以運動專業走入嘉義縣各社區,促進嘉義縣民眾健康福祉,協助嘉義縣高齡長者健康,將嘉義縣超高齡社會建立成為「健康活躍老化」的全國標竿。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