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飆中風率 北榮脈衝場導管消融術救命新選擇

醫師指出,平均每百人就有1到2人罹患「心房顫動」,常見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等,中風率更是常人3到5倍;北榮引進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成治療新選擇。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男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問題,但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智慧型手錶近2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紀錄每週持續增加至10到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幸在「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後近1個月,症狀大幅改善,智慧型手錶監測也未再出現心房顫動情況。

台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羅力瑋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流行病學統計,每100人就有1到2人罹患;常見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但有些患者並無症狀。

羅力瑋指出,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3到5倍,且亦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死亡率是正常人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治療心房顫動,羅力瑋說明,包括治療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及戒菸、戒酒、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之外,目前一般治療共識,若病人心血管合併症較多、年紀較高,傾向以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若患者較年輕或症狀明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

台榮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ulsed Field Ablation,PFA),羅力瑋說明,可在治療過程中避免對周圍其他組織造成損傷,精確度較高,減少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併發症發生;且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治療手術新選擇。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