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移動加值高雄觀光!設研院與專家共商潛力熱點與遊程路徑

為促進既有都市系統與微移動服務的結合,台灣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設研院)執行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設計科技研發暨產研共創計畫」,以智慧移動加值產業應用的視角與路加服務科技合作,於 8 月 6 日在設研院高雄南方實驗室辦理「情境應用發展參與式工作坊」,邀請具備地區發展與商業經營觀點的專家,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中心,聚焦探討未來鹽埕地區若發展電動滑板車的可能停靠站點及路線。期望藉由微移動方案的導入促進當地觀光發展,打破傳統交通模式的侷限,為鹽埕地區注入新活力。

此次透過情境應用發展參與式工作坊,集結當地六大領域關鍵利害關係人,包含都市規劃類(形構設計及伍偉廷建築師事務所)、商圈發展類(新鹽埕商圈繁榮協會)、服務營運類(路加服務科技)、生活觀光類(中山大學鹽夏不夜埕計畫團隊)、文史遊覽類(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區域發展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與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以不同背景視角交流對於鹽埕、鼓山、哈瑪星及旗津地區的在地觀點與實踐經驗,一同探討共享微移動服務促進觀光熱點串連機會與在地推薦遊程路徑亮點,打開地方觀光的未來想像與新商機。

形構設計方俊傑總監指出,鹽埕巷弄房屋密集,屋簷相間投射在地面的陰影形成連續綠帶,可讓人們在騎行過程中感受區域空間的轉換,也創造了烈日下舒適的移動空間。鹽程獨有的街區特性與空間結構,有望在未來路線規劃中發揮作用。

熟悉街道路線的伍偉廷建築師及中山大學學生孫心表示,鹽埕大眾交通運輸發達,以運具銜接的角度而言,遊程規劃結合既有的交通節點能夠讓人們在不同工具間的轉換更順暢,既節省交通成本也能創造更多觀光效益。

新鹽埕商圈繁榮協會謝文純常務理事則認為,雖然鹽埕地區交通便利,但主要幹道與商店街之間缺乏大眾運輸連接,加上巷弄規劃不利於車輛通行。期待未來可以開放更多的共享滑板車進入一般道路,突破舊有的空間限制,促進在地深度旅遊。

吳英偉教授表示,哈瑪星是高雄最早發展的區域,該地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如果將文化結合微移動系統,打造以人為本的城市漫遊,便能夠呈現有別於其他觀光區域的人文景觀。

資源合作方面,路加服務科技林志嘉總經理認為,目前 oloo(高雄駁二共享電動滑板車進駐品牌)的客群以觀光客和當地學生為主,尚未以常態、深入的方式與城市街道結合。期待未來可以跟鹽埕商圈合作,規劃深度遊程走入居民日常,拓展不同性質的使用者,深化在地微移動服務。

鹽埕地區具備豐富多元的背景,此次藉由工作坊形式,集結觀光、文史及城市規劃等各方資源,協助整合不同背景視角觀點,作為未來開發在地遊程路徑的基礎。期許本次發展的在地願景成為高雄邁向國際觀光的契機,透過微移動服務重新串連觀光資源帶動更多潛在發展機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