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舉辦手作香粽體驗—國際生實際參與端午節慶文化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舉辦手作香粽體驗—國際生實際參與端午節慶文化
每一顆粽子,都是一段包裹著思念與祝福的文化記憶。為讓國際學生更深入瞭解臺灣傳統節慶與飲食文化,國立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於2025年5月21日舉辦「粽子DIY—手作香粽文化體驗」活動。來自波蘭、印尼、韓國、泰國、印度及馬來西亞等15位國際生一同聆聽端午典故及動手包粽子,親身體會節慶背後所傳遞的文化價值與人情溫度。

本次活動對應大學社會責任(USR)「無邊境行動策略」,以「無邊境永續生活合作社」為交流場域,實踐多元文化共融精神,讓東華教職員生與國際學生在此平台中共學、共創、共好。這裡不只提供包粽子的空間,更是人與人之間相遇、對話、理解與分享溫暖場域。同時,活動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7項「多元夥伴關係」,透過整合校內資源與在地文化力量,打造跨國與跨文化永續連結,讓文化的傳承不僅於口耳相傳,更透過體驗與參與落實於日常生活。

活動以故事開場,講述屈原忠誠愛國、投江殉國後,百姓將糯米投入江中以免其屍體被魚蝦吞食的傳說,帶出粽子作為節日象徵的起源;也延伸至現代不同地區粽子的多樣變化與地方特色,讓國際學生感受臺灣文化如何融合歷史、情感與生活智慧。隨後,在地社區長輩帶領國際生親手體驗從摺葉、填料、紮繩等傳統包粽工序,學習如何將一張平凡的粽葉,轉化為一份滿載祝福與手作溫度的文化小禮。

社會責任行動中心江東隆主任表示:「粽子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承載著家人團聚、世代傳承與節慶情感。我們希望國際學生透過今天的體驗,能夠用味覺記住臺灣,也用雙手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及情感。」

來自波蘭的學生Kube表示:It is really interesting! It is my first time doing this, and eating it. But, I think that if we practice more, it will be more easily to do.來自印度的學生Komal Kadam表示:It is really relaxing to do this. And, I really love it!

以及來自韓國的Boreum kim分享:I came to Taiwan to learn Taiwanese culture, and I am really grateful that I can experience Taiwanese culture today. And, thanks for helping me because I was really bad to make Zongzi. Thank you!

粽葉飄香的背後,是一段段文化的傳頌與心靈的交會。透過這場文化體驗活動,社會責任行動中心期望讓每位國際學生都能在包粽的過程感受到來自不同國家卻能共融共享的文化深度,也為彼此的記憶添上屬於臺灣的溫柔香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