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盼虐童判死刑 學者籲設司法詢問員

「兒虐案近年件數增加,政府應該處兒虐死刑或無期徒刑!」藍委王鴻薇與白委張啓楷22日於公聽會都呼籲政府將凌虐7歲以下兒童致死的刑度要從無期徒刑提高到死刑,並批評許多案件在實務上都輕判,無法有效遏制兒虐;學者黃鼎宣則建議,除了性侵案以外,其他有關兒童重大案件都要設立司法詢問員,確保證詞可信及避免二度傷害。



兒虐關不久惹議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2日召開「回應民意,虐童刑責法制總檢討」公聽會。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強調,近年來兒虐案件數量增加13.8%,特定案件甚至增加27.8%,且自從憲法法庭做出死刑需要一致決的《憲判8》以後,許多原本死刑的案件不是變成無期徒刑,就是撤銷原有死刑判決,「形同實質廢死」。



她也強調,已經有超過14萬人連署,跨黨立委也多有陳情,國民黨團也有提案,將凌虐7歲以下兒童致死的刑度要從無期徒刑提高到死刑,盼法務部傾聽民意;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也說,他大學是社會系畢業,體會到台灣的兒少保護體系很弱勢,相關從業者容易有無力感,從政府到全民,都有義務解決兒虐案。



弱勢證人設司法詢問

「若兒虐不判無期徒刑,也要終身監禁!」張啓楷不滿指出,花蓮2015年有情侶虐待3歲小女童,結果後來僅判處13年6個月,實際上更只有服刑6年多就假釋出獄,很多慘絕人寰的案件都盼太輕,不應該如此。法務部則承諾,會朝死刑或無期徒刑方向研議修法,張啓楷盼3個月內提出修法版本。



東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鼎宣則指出,兒童屬於弱勢證人,在司法實務上面臨證詞可信度、可能有前後反覆的狀況,且身體並不像成年人發展,台灣在性侵案上,針對兒童或身心障礙者有設立「司法詢問員」協助詢問,以確保證詞可信與避免二次傷害,他希望未來兒虐等兒少重大案件也可適用。



判決要聽被害心聲

「司法很少聽進庶民的聲音!」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系教授林裕順舉例說,台灣第一件國民法官案件(婦女受家暴殺夫案),被害者的女兒出席作證時曾說,若自己是母親,在類似的條件下也可能會走與母親一樣的路,但法官對於女兒為何如此想卻沒有詳細追問,導致判決容易與人民有距離,他呼籲未來相關案件要更聆聽被害人相關的聲音。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