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救國團辦理「114年弱勢及主題公益活動規劃與執行研討會」 從心出發‧關懷無界‧啟動社會善循環

嘉義救國團辦理「114年弱勢及主題公益活動規劃與執行研討會」 從心出發‧關懷無界‧啟動社會善循環
為提升義工夥伴對多元弱勢族群的認識與服務能力,精進公益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品質,由救國團嘉義團委會於5月25日(星期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假嘉義學苑205教室成功舉辦「114年弱勢及主題公益活動規劃與執行研討會」。活動吸引來自救國團嘉義地區各鄉鎮市區團委會的義工夥伴熱情參與,共計約80位義工夥伴,現場氣氛熱絡、學習氛圍濃厚且學習熱度滿檔。

本次研習由嘉義團委會主辦,救國團嘉義工商青年社會服務隊與救國團真善美聯誼會共同承辦,此次研討會主題聚焦於弱勢族群的關懷與服務,特別針對肢體障礙、身心障礙與新住民等族群,藉由一系列專題講座、實務經驗分享與分組討論課程,讓義工夥伴深入了解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與特質,並學習實用的關懷技巧與活動設計方法。活動旨在持續推動救國團服務「品質化」、「公益化」兩大核心理念,透過教育訓練與社群交流,搭起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尊重、包容與理解的橋樑。

重磅講師雲集 引領公益新視野活動在「相見歡」與各單位報到的熱鬧氣氛中揭開序幕,由救國團嘉義團委會黃國芳主任委員主持歡迎會與始業式,黃主委表示:「面對多元且快速變遷的社會,我們的服務不能原地踏步,今天的研習就是讓大家學習如何以專業與溫度,服務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他強調義工精神是建立在理解與陪伴之上,只有不斷進修、持續對話,才能深化服務的深度與品質。

上午的主題課程由前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盧禹璁老師主講「關懷無界——服務弱勢群體的多元方法」。盧老師以其多年在公部門推動社會福利政策的經驗,分享如何從制度、資源與行動三方面同步推進,強化弱勢服務網絡。他指出:「我們不只是提供幫助,更要創造機會,讓服務對象有尊嚴地參與社會。」他並舉出多項實例,包括社區整合式服務、跨族群文化溝通與志工培力策略,讓義工們對如何突破傳統服務框架有更深刻的體會。

隨後,嘉義縣松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執行長林昱礽則帶來一場實務導向的分享,主題為「長者生活關懷」。林執行長深耕長照領域多年,熟悉長者在身體、心理與社會層面的需求,他以實地經營照護機構的經驗,說明如何打造友善又專業的長者照顧環境,並透過細膩觀察與陪伴建立信任關係。他強調:「所謂有品質的照顧,不是多做,而是做到剛剛好、真正符合對方的需要。」他也分享機構內部以活動設計結合在地文化資源,提升長者的社交互動與情緒支持,讓與會者受益良多。

藝術結合生命故事 撼動人心的午後課程午休過後的課程進入情感高潮,特別邀請混障綜藝團成員林欣儒老師帶來主題為「天使的羽翼·在輪椅上綻放」的演講與表演。林老師是一位身障藝術表演者,長期致力於推廣多元障礙者的文化平權,透過藝術與表演傳達自信與勇氣。

林老師以優雅而堅毅的姿態登場,分享自身如何在身體受限的情況下,仍選擇追夢並站上舞台,讓「限制」變成「特色」,讓「障礙」化為「動力」。她的輪椅舞蹈展現出身心合一的生命力,引起現場如雷掌聲。她動情地說:「我們的身體或許有界限,但心靈可以自由飛翔。每一次上台演出,我都是在證明——我也可以,我也值得被看見。」

她的故事不僅激勵人心,也讓在場義工重新思考服務與被服務者的角色互動,有人甚至哽咽表示:「今天不只是上課,更是一次生命的洗禮。」

分組討論激盪交流 凝聚團隊共識下午最後的課程安排為分組討論,由服務組張展榕輔導員帶領與會義工夥伴針對三位講師的分享進行回饋交流。義工夥伴們分別就自身所屬各鄉鎮市區團委會在服務弱勢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案例進行深度討論,並提出具體可行的行動建議,現場氣氛熱烈。討論中,不乏新住民語言隔閡、身障者空間無障礙設施不足、長者活動參與困難等實務問題,也有夥伴分享如何運用創意與合作解決困境。

多位參與義工夥伴在活動後表達高度肯定,認為課程設計貼近實務,講師內容豐富又具啟發性,尤其林欣儒老師的生命故事更是令人感動、回味無窮。一位來自水上團委會的義工說:「服務多年,但從沒參加過這麼深刻的課程,真的學到很多,也感受到一股重新出發的力量。」

分組成果分享後,救國團嘉義團委會葉淑貞總幹事主持結業式時表示:「今天每一場課程、每一段故事都蘊含著溫度與啟發,期待大家能把所學帶回各自單位,落實於每一場服務行動中,成為改變社會的一股力量。」未來將持續辦理類似的教育訓練與服務平台,鼓勵義工持續學習、交流與成長,攜手推動公益行動,打造更加友善與共融的社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