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回應民意期待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刻不容緩


【投書】回應民意期待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刻不容緩


蔣得/自由撰稿人


財政收支劃分法上一次修訂已經是1999年的事,距今已有25年。期間,民進黨多次在選舉和執政期間承諾修訂該法,卻始終未能兌現。蔡英文總統在2015年競選時明確表態要修正該法,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也曾承諾提出修法草案,但至今未見具體成果。民眾不解,該修財劃法為何一再拖延?


財政部表示,目前的修法方向已經初步擬定,並請地方政府提出意見,但由於地方間共識未達成,尚無具體時間表。然而,這些延宕的借口難以讓人信服。政府應立即行動,推動修法,這不僅是對歷史承諾的兌現,更是對當前體制運作與民意期待的回應。


中央對地方財政分配的比例逐年下降,這引發了廣泛的爭議與不滿。具體數據顯示,中央統籌分配款占國稅的比例從2014年的14.64%降至2023年的13.66%,一般補助款也從2014年的18.88%降至2023年的14.40%。這些數據反映出民進黨執政後,地方政府獲得的財源比例不斷縮減,與他們在野時的主張相矛盾。這是否表示,執政黨透過財政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權力掌控?


財政部解釋,中央財政支出增加,如社會福利和國防支出,影響了對地方的分配,但這未能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困境。事實上,這些數據揭示了中央對地方財政支持的減少,與民眾對地方財政獨立和充裕的期待相悖。


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主要困難在於地方政府間缺乏共識,特別是水平分配上的差距大。過去幾次嘗試修法均因共識不足而未能成功。儘管如此,中央政府不能再以「共識不足」為由拖延修法進程。財委會將召開公聽會進行實質審查,這是一個關鍵時刻。賴清德政府應迅速行動,提出具體的修法版本,以回應民眾的期待和地方政府的需求,真正實現財政公平分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訂不應再拖延。政府應立刻展現決心,推動修法,以實際行動回應民意,促進中央與地方的協同發展。這樣才能真正符合現有體制運作的需求,實現財政公平,回應社會期待。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投書】超徵不還民 是為了減少舉債 增加還債 不是又忽悠我們人民吧!


【投書】台灣人民寧可相信AI更甚政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內容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