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蝴蝶專欄】豬八戒照鏡子:經濟部長郭智輝面臨多方批評與挑戰?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台灣的能源政策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在核能發電面臨逐步淘汰的背景下,相關問題更顯得複雜。
五一勞動節,台電員工因不滿政府能源政策而在經濟部前陳情抗議,指責政策導致台電面臨巨大虧損。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備詢時,針對員工的抗議回應「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啊」,引發爭議。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批評郭智輝態度傲慢,認為其不適任經濟部長一職,要求其下台。此事引起行政院長卓榮泰的關注,他強調勞工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尤其是國營事業的員工,肩負著支撐政府運作的重要責任。卓榮泰表示將與郭智輝溝通,希望他能對勞工展現更大的關懷,以平息因言論引發的不快。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對此失言事件表示,所有政務官應避免情緒化發言,以免製造社會對立或使政策議題淪為政治口水戰。
事實上,郭智輝面臨的不僅僅是言論爭議,他在回應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索取關稅產業衝擊評估報告時,也遭批評只提供了一張簡單的A4資料。
黃國昌在卓榮泰院長拜會民眾黨團時投訴「他拿一張紙給我,我真的看了臉都傻了」,認為經濟部長未能展現應有的責任感。
面對批評,郭智輝回嗆提供的是「精華液」,如果委員不喜歡以後會多說明,「只是不知道他到底要幾張,才是能夠符合他的需求?」。
然而,此舉似乎未能平息外界的質疑。
綜觀整體情況,郭智輝在處理能源政策及與立委互動上,引發了一定程度的爭議。這也反映出在政策制定及溝通上,民進黨政府官員需更謹慎,以確保政策能夠被各界理解和支持。
試問,郭部長也多次表達對立法院看不下去,因此依循自己的邏輯作為處事方針,郭部長理應當立即離開現在的職位?再,郭部長這種態度若發生在在馬政府時代,又有哪位民進黨立委容得下呢?
因此,「勤政愛民」不僅是國人對官員的要求,更是對政府整體形象的考驗。未來,如何平衡政策執行與社會各界的期待,將是民進黨政府面臨的重要挑戰。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藍蝴蝶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