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基金會籲捐款 助遲緩兒早療路上不孤單

瑪利亞基金會籲捐款 助遲緩兒早療路上不孤單

【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我終於找回女兒了!2歲以前的晴晴,沒有任何反應」晴晴媽一字一句真情分享。瑪利亞基金會1日上午,舉辦「0-3歲瑪利寶寶極早期療育服務計畫」募款記者會,同時分享個案進步的成果。晴晴6個月因癲癇發作造成全面發展遲緩;如今,滿3歲的她透過極早期療育後,可以自己走路、拿湯匙吃飯、還會跟媽媽撒嬌、吵架。晴晴在現場大步走上階梯、象徵跨越生命障礙,讓人為之動容!基金會執行長陳怡君呼籲,該計畫經費共230萬,邀請社會大眾響應每月愛心捐、一起成為極早療家庭的有力支持。


公益企業佐登妮絲集團深受感動,率先響應該募款活動,贊助愛心捐款禮限量300組茶樹清爽洗沐組;臺中市社會局局長廖靜芝也到場感謝企業拋磚引玉讓愛心加倍。


瑪利亞基金會執行長陳怡君呼籲,該計畫經費共230萬,邀請社會大眾響應每月愛心捐、一起成為極早療家庭的有力支持。


會中,個案晴晴的表現,令人動容。晴晴是在6個月大突然癲癇發作、造成全面性發展遲緩;而每當癲癇發作時,晴晴經常臉色蒼白伴隨肢體抽搐、甚至好幾次都昏厥不醒。


因此,當1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晴晴卻有1/3的時間都在醫院度過、接受針劑藥物等一連串治療。


2023年4月,媽媽帶著1歲半的晴晴來到「瑪利寶寶啟蒙中心」,開始一系列的復健療育之路。以家庭為中心服務模式,透過「親子共課」教導媽媽,運用日常生活作息活動、提供重覆性的練習機會。


例如,晴晴喜歡玩廚具扮家家酒,可以透過撿拾蔬果玩具,重複練習蹲站、和指認食物的認知能力;拿湯匙煮飯舀起食物,則練習了手眼協調和手腕的動作控制。


另外經由「居家專業延伸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家中,持續利用家裡環境及居家物品與晴晴互動;由媽媽牽著晴晴一邊手,另一邊讓她扶著牆壁,從爬到慢慢站穩、再到一小步往上走,日復一日練習。


今年,滿3歲的晴晴可以自己走路、拿湯匙吃飯,也開始學習說話,還會跟媽媽撒嬌、吵架;包含認知、動作、語言、生活自理等,都有明顯的進步。


晴晴媽也感性分享,感謝瑪利寶寶團隊接住她的挫折與失落,因為2歲以前的晴晴、沒有任何反應;如今「終於讓我找回女兒了!」


現在,晴晴在愛心家園早療中心就讀、持續在學習各項技能,雖然這段路還未走完,也許走得比較慢;但一步一步有瑪利亞老師們的陪伴,晴晴的早療路上不孤獨。


陳怡君表示,瑪利亞的早療服務從1988年就已開始,因有感於孩子3歲前的發展關鍵期、以及意識到早療家長角色的至關重要;創辦人莊宏達醫師在2010年成立以「親職教練模式」為主軸的「瑪利寶寶啟蒙中心」,提供更完整的早療服務體系。


這15年來,瑪利亞早療服務陪伴超過1000個家庭,走過徬徨無助的早療之路、成為早療家庭堅強的後盾。


而寶寶啟蒙中心全年度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教保、社工等5個專業人力,服務36個家庭,服務內容包含親子課程、家長團體,及居家專業延伸服務共達9,984人次;每個家庭每月服務成本為22,000元。


為減輕家庭負擔及希望擴展更多需要的家庭,家長每月自付額為10,000元,其餘服務費由基金會自籌;基金會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構極早期療育服務模式,每年服務經費缺口為230萬元,期待透過各界支持,讓該服務永續經營及推展,幫助遲緩寶寶翻轉生命。


廖靜芝指出,引起發展遲緩兒童的原因很多,大多數成因仍是不明的;目前能被發現的原因約僅占20%至25%。


若是能透過早期療育的介入,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福利服務等,可能使兒童的發展遲緩現象減輕;甚至一部分的孩子可以經過早期療育而趕上,減少對家庭的負擔。


她也高度肯定瑪利亞在早療服務的專業與努力;並感謝企業佐登妮絲集團拋磚引玉支持該活動,陪伴瑪利寶寶跨越成長阻礙。


佐登妮絲集團總經理陳佳琦表示,佐登妮絲致力於成為有溫度的企業,落實企業ESG永續經營,長期關注孩童和女性的公益議題,因此率先響應0-3歲瑪利寶寶極早療服務計畫募款活動,以實際行動關愛瑪利寶寶,陪伴更多極早療家庭看見希望。


捐款贈活動,自113年8月1日至113年9月30日止,凡單筆捐款3,600元(或每月捐款300元持續1年),即可獲贈佐登妮絲「茶樹洗髮精及潔顏慕斯」乙組;單筆捐款6,000元(或每月捐款500元持續1年)贈「茶樹洗沐組及潔顏慕斯」乙組,捐款贈品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捐款則全數做為支持「0-3歲瑪利寶寶極早期療育服務計畫」服務經費。活動方式請上瑪利亞官網查詢、或洽(04)2371-6701分機334,劃撥帳號20251328。


瑪利亞基金會籲捐款 助遲緩兒早療路上不孤單

瑪利亞基金會籲捐款 助遲緩兒早療路上不孤單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