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高教深耕成果展 呈現多元特色領域成果
【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慶祝105週年校慶,中興大學舉辦「高教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展區分為產學研鏈結中心、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大學社會責任、高教公共性4大區,展出多樣獨步全球的前瞻研發技術及產學合作成果,呈現興大在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亮眼成果;展覽地點在圖書館一樓,展期至11月4日。
興大指出,該校自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連年成效績優,2020年起至今,經費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5。而第二期計畫推動項目,包含教學創新精進、善盡社會責任、產學合作連結、提升高教公共性、國際重點領域5大面向,以及4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其中,「前瞻植物與食糧高端生技研究中心」由院士楊長賢統籌,結合院士賀端華、葉錫東與玉山學者Wilhelm Gruissem等,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作物基因體及功能性基因分析研究及應用。
會場展出葉錫東研發的抗病木瓜、Dr. Gruissem研發的高產量木薯,楊長賢發現的大唇瓣蘭花、及黑蒜機能保健食品等;而該中心以臺灣重要經濟作物,蘭花、水稻及高價蔬果為研究目標,技術獨步全球。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由中興講座教授林俊良擔任總主持人,在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科技農業4大領域,展現亮點成果與重大社會貢獻。
該中心以溪心壩畜產試驗場,做為新穎淨零排放技術的驗證及示範場域;場區建置並啟用場域資訊中心,即時收集與監控場域溫濕度、水質、產氫、太陽能發電、牛畜行為等相關環境數據,亮點技術世界獨創。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由副校長陳全木擔任總主持人,結合特聘教授陳志峰、終身特聘教授劉宏仁、講座教授趙裕展,與20多位國內外優秀學者專家組成堅強研究團隊。
3大研究主軸包括推動前瞻鳥禽演化保種與動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動物疫苗開發、利用益生菌飼料添加物促進動物健康等;該中心於動物禽鳥復育及促進生長與產業應用,其多項成果表現亮眼並接軌國際。
「前瞻永續負碳資源創意研發中心」,由主任林寬鋸擔任主持人,著重潔淨能源與負碳科技的研究。負碳中心更提倡全球首創的「自癒生態」,期能將碳權及碳交易的概念轉化為更易於理解且親民的形式;並期待未來能夠普及至一般民眾,提升大家對於碳中和的認識與參與。
而USR辦公室結合農業、生科、獸醫與智慧機械等領域,推動跨領域USR計畫,帶動師生共同參與社會責任實踐。亮點計畫包括,「浪愛無國界」設立臺灣首座流浪犬貓醫療室,舉辦動物福祉國際課程,推廣至越南和關島。
「綠旱興兩河流域守護實驗室2.0」推動水環境保護與居民健康;「園藝輔療計畫」提供青銀共融,改善高齡者健康,培育園藝療育專業,展現中興大學在USR上的實踐力與影響力。
產學研鏈結中心由主任張健忠帶領,展示師生研發技術與產學鏈結成果,會場展出由李聯旺老師研發「基於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之上下肢偕同復健外骨骼系統」;另結合教師豐富資源提供校本部、中科及南投校區優良培育空間,及新創團隊專屬的孵化場域-興創基地,打造一站式完整創業輔導服務。
現場提供學研新創培育個案-忲達科技團隊研發胜肽啤酒展示試飲活動,培養興大學生在職涯上的多元發展能力。
在國內外產學鏈結上,透過亞洲生技展展示校內師生卓越研發成果,並積極與中華郵政合作創新無人機郵務運輸及ESG轉型計畫、聖暉工程科技國際人才培育發展計畫等,促進學術界的研發技術與產業界接軌,創造興大品牌價值。
「提升高教公共性」展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展示興大在招生管道、多元學習輔導與關懷諮詢機制、安心就學方案的成效。
第二部分展示推動全民原教成效,提升原住民師生自我認同,促使全校師生了解原住民文化,展現多元文化建構友善校園;同時更進一步帶領原民生至原鄉部落或原住民小學服務,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力量。
這次成果展還新增2個主題,「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是獲國科會核定最高AI計畫經費成立的跨領域整合團隊;任務是以AI核心技術、智慧檢測、智慧栽培與智慧農牧場,達到節能、減碳、省工、永續的智慧永續農業目標。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則是介紹多元領域科普知識,鼓勵以年輕視角理解詮釋科學內涵及國際未來科技趨勢,以知識墊高下一代視野及創造力。
- 記者:大成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