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湯圓暗藏高「磷」危機 台北慈濟醫院:腎友食用須注意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農曆十五日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已成為傳統習俗,但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也並非可以無節制地食用,因為除了熟知的高澱粉、高油與高糖外,含有芝麻、花生、豆沙甜餡的湯圓,更含有高磷,這將對腎臟病患者造成極大的負擔。
圖/甜餡的湯圓含有高磷,對腎臟病患者造成極大負擔。(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說,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負責多項功能,首先具有排毒功能,能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毒素,其次有排水功能,調節體內水分平衡,防止過多或不足,進而維持血壓穩定;此外,腎臟也擁有內分泌功能,分泌多種激素,如調解血壓的腎素、刺激紅血球生成的紅血球生成素,以及活化維生素D,以促進鈣質吸收等。
圖/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說,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負責多項功能。(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郭克林指出,腎臟病患者由於腎功能出現異常,日常飲食的攝取量都要經嚴格控制,尤其病程於後期者,以免腎臟不堪負荷,如每日鈉與鉀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磷攝取量低於1000毫克,精緻糖則以25公克為限;過多的磷會對腎臟及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特別是對腎友而言,當過量攝取,腎臟將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磷,就會導致高磷血症,進步引發血管鈣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磷還會抑制維生素D的活化,降低鈣的吸收,使鈣磷代謝失衡,進而增加骨質疏鬆和其他骨骼疾病的風險」;若腎臟病病人攝取過多的磷,可能使鈣磷沉積於皮膚,刺激皮膚末梢神經,出現急性劇烈搔癢症狀,長期以往,則骨骼脆弱、血管鈣化等問題也會陸續產生。
郭克林表示,元宵吃湯圓是年節習俗,以每顆約20克的湯圓為例,芝麻內陷的含磷量相對較高,每顆約含30-40毫克,而花生內陷每顆也約有25-35毫克,豆沙內餡含磷量較低,每顆約15-25毫克;但日常飲食也都會有部分含磷食物,所以作為點心的湯圓便不能無忌食用。
對此,郭克林提出三項建議,一、湯圓選擇盡量以純糯米或米漿製成的無內餡湯圓為主。二、若要食用含內餡湯圓,一天以2顆為限,不得連續食用超過兩天。三、腎臟病病人平時會服用鈣片等磷結合劑,因此佳節期間要盡量補充鈣質,除日常三餐外,點心時刻亦建議配合服用。
湯圓屬非低蛋白的主食類,因未進入透析階段的慢性腎臟病病人,有限制蛋白攝取的考量,加上有近五成病人有糖尿病;因此,郭克林提醒腎友要定時測量血壓及體重、觀察尿液顏色、按時服藥、規律作息,如果有相關疑慮,也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歡慶佳節的同時,也能兼顧身體健康。
更多引新聞報導
- 記者:陳志仁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