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中秋拜月亮/居曉年
居曉年
八月十五中秋到,闔家開懷樂淘陶。桂花吐蕊芬芳笑,一片濃情心頭繞。明月圓圓掛樹梢,思念融融來相照。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9月17日,是今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祭月活動,據傳始於周朝,當時人們悲痛地祭奠嫦娥因誤食長生不老藥而飛往月宮的傳說。傳說中,為了報答人間的孝心,嫦娥選擇在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返回人間和親人團聚。於是,人們在這一天歡欣慶祝,並將祭月的習俗代代流傳下來。
中秋節是為了紀念嫦娥的節日。這個傳統起源於嫦娥奔月的故事,其中嫦娥為了保護西王母賜予的不死藥,自己吞下了藥飛向了月亮。每年八月十五,當月亮又大又圓時,人們會擺設香案祭祀嫦娥,希望她能下凡與人們團聚。這一習俗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固定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焚香拜月,祈求與嫦娥相聚,並希望自己的生活如月亮般圓滿。
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風俗之一。這一習俗起源於古代的祭月活動,是對“月神”的崇拜。當人們從嚴肅的祭祀轉變為輕鬆的歡娛時,賞月便成為了中秋之夜的主要活動。據說,中秋之夜,月球距離地球最近,此時的月亮最大、最圓、最亮,因此人們有飲宴賞月的習俗。
而在我們揚州,拜月亮已成為揚州人多年流傳的風俗。
揚州中秋拜月亮,是流傳於揚州的一項傳統民間風俗儀式,起源於周代,先興於宮廷,後由貴族和文人學士相繼仿效,繼而盛行於民間,相沿成習。
揚州中秋拜月亮,是江蘇省揚州市地方民俗,是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之一。
揚州中秋拜月亮,儀式流程莊嚴隆重,分別為:三上香、三敬酒、誦讀祝文、焚燒祝文和月光紙、集體拜月、禮成,再由主拜將象徵和諧團圓的月餅分切開來,送給在場的每一位賓客。
揚州中秋拜月亮,供品較為豐盛,有菱角、嫩藕、蓮蓬,柿子、石榴、芡實、栗子、芋頭、南瓜等,還有一盤魚,加上“月宮餅”,蘋果西瓜、毛豆角、柿子等時令水果瓜果都可以上供,越豐盛越好,此外還要放上月餅、團圓(芝麻糖燒)餅、寶塔餅、子孫餅等食品及純淨水一碗、茶水一杯、酒一瓶。
揚州中秋拜月亮,寄託著揚州人對和平、安康、吉祥的嚮往和追求。
明月團欒日,闔家歡聚時,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祝中秋快樂。最美不過中秋夜,一輪秋月泛金波。花前月下影成對,金桂婆娑人婀娜。風清露白惹秋思,飛螢無聲慶祥和。願得美景與你賞,共度中秋快樂多。中秋快樂!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