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舊詞典/蘇木

一本舊詞典/蘇木

蘇木

父母回老家小住了幾天,回來時又一人拖了一個大行李箱。在車站接到他們時,我不禁埋怨道:“又帶了什麼呀,這裏什麼東西買不到?!”父親尷尬地笑了笑,連忙解釋:“不全是吃的。”

父母跟著我們在上海住了十來年了,每次回老家,返程時他們的行李箱裏總是塞滿了羊肉,豆角,饅頭等等,甚至還有大蒜,大蔥……有一回,父親還捧著一塊新鮮的豆腐坐上高鐵,下車時他完好無損地把豆腐交到我手裏,有點得意又有點不好意思,留下一臉驚愕的我愣在原地。

回到家後,父親就拉開了行李箱,我湊近一看,果然又是那些稀鬆平常的食物,於是歎了口氣坐回了沙發,繼續刷我的手機。等再抬起頭,我看到一地的老物件兒,沙發套,床單,毛筆,還有一本詞典,“這不是我讀中學時用的詞典嗎?”我詫異地拿過來。

儘管很多年沒見,紅漆封面還是那麼熟悉,翻開快要掉落的硬殼,看到了我十二歲幼稚的簽名,筆跡中透著認真,仿佛一眼看見那個紮著馬尾辮一筆一劃寫著自己名字的女孩,下麵的日期是1995年9月。

佇立在原地,時光瞬間倒流到了三十年前,我剛讀初中。一天放學時,我對父親說:“明天老師要帶詞典。”父親起身去他的書架上搗鼓了半天,翻出了他用過的詞典,又舊又破,父親看了看摸了摸,卻又輕輕放了回去,小小的我竟然松了口氣。

我多害怕呀,萬一讓我帶那本又舊又破的詞典去學校,多丟臉。

父親推著自行車帶著我來到縣裏唯一的一家新華書店,嶄新明亮的店裏到處彌漫著新書的香味,一進去我的心情莫名就快樂了。父親在書架上看了半天,選了這本又厚又大的字典。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寫下了我的名字,又學著大人的模樣,鄭重地寫上了日期。

九五年,那是上個世紀了。那會兒父親單位分配了公房,卻需要個人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又恰逢母親下崗。父母從來不在我和弟弟面前提及困難,只是生活自己還是會偶爾露出窘迫。記得當時去鄰居家玩,他們家裏都鋪的光滑乾淨的地板磚,踩在上面涼涼的,還有倒影,而我們家還是毛坯房的水泥地面。同學有些家裏已經裝了電話,我卻無法告知他們自己家的號碼。就更別提太陽能熱水器電冰箱這些新式家電了,摸都沒摸過。

這本厚重的詞典陪伴了我整個中學,在它的幫助下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它讓我深深愛上了文字,文學。每次翻開它,獲得解答,學到好詞好句,我都會覺得自己如獲至寶。

“爸,怎麼把這個帶來了?”從記憶中撤回的自己不免泛起了疑惑。

“現在手機裏資訊量大,有時候看到不認識的字,我們也想查一查。”父親回答。

原來儘管已經努力在適應智能化爆炸的新時代,父母還不得不延續著一些傳統的生活方式,就像他們永遠離不開家鄉食物的味道。恰好,帶來的這本詞典又讓中年的我和兒時的自己相遇,原來不知不覺,已過去這麼多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