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愧我心/和貴群

和貴群
老師,是人生中一個最溫暖最深情的辭彙,伴隨我從步入學堂到踏入社會,從懵懂無知到飽經歲月曆練,我的每一步成長都融入了老師的關愛。
段炳璋老師是一生都令我景仰並視之楷模的恩師。是六十年代雲大物理系畢業的高才生,也是當時我所在的小縣屈指可數的出自名校的佼佼者。由於他的博學和敬業更由於他的人品以及在當地的影響,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從一中教導主任提拔為我們縣分管教育衛生的副縣長。他運籌帷幄嘔心瀝血的執著改革,分管的行業聲名鵲起大有起色,在我任職的那個小縣他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名人。在他乾淨整潔的辦公室雪白的牆上有他書寫的蒼勁淩厲的書法對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這副明朝劉伯溫自勉聯,自古以來為人崇尚,很多名人如林則徐、鄒韜奮都引以為座右銘。老師將它高懸於牆實在是暗示了他做人做事的風格和人生座標。任何改革都會觸動人們的利益,任何利益的調整都會讓一部分人失去心理的平衡。教育和衛生是從業人員密集而龐大的行業,各種合理不合理的要求最強烈,面對各種要求和誘惑,老師堅守的信條就是大局利益高於一切,只要無愧於心!
基於工作原因更由於師生情誼,我與老師相交相知幾十年。小縣城各行業都有受教於他的學生,不說桃李滿天下也是桃李滿園了。他生活簡樸幹事風風火火,不論哪個學生有點滴進步他都會報以真誠的祝福,這一點就連他學生所在單位的領導都大受感動,都說是做他的學生真幸福。
由於他博學多才、心地善良、大愛無私,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用手中的相機和筆記錄著時代的變遷。他曾擔任縣老幹詩書畫協會首任會長,主編《蘭坪》、《黎明之光》、《怒江之光》等畫冊和《蘭坪書畫作品集》、《和育書畫作品集》、《書寫怒江六十春》、《和諧桑嶺》等書及《怒江州旅遊志》、《蘭坪政協志》等多部志書;曾任《蘭坪縣誌》第二、三、四、五屆編撰委員會主任或常務副主任。還曾擔任自治縣成立、自治條例頒佈、蘭坪鉛鋅礦開工慶典等縣內重大慶祝活動總策劃、總指揮。一有時間他就揮豪潑墨,老師組織並指導的詩詞書畫和攝影愛好者隊伍不斷擴大,並在各種活動中頻頻獲獎。
如今,老師在政府、政協、調研員等若干個崗位任職後已退休20多年。但精神煥發,步履輕盈,依然眉清目秀,談笑風生。
每每見到老師,我都會想起當年他牆上那副對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是啊,無愧我心應該是我們做人行事的底線,每個人都能做到無愧我心,我們也就做到了心底無私天地寬,戒除浮躁,心寬心安了!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