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屬求「想請乩童來看」 !ICU醫秒答應

患者家屬求「想請乩童來看」 !ICU醫秒答應
日前ICU醫師陳志金就分享,曾經有家屬表示「想要請乩童來看看」,結果他毫不猶豫答應,更發現乩童超稱職。(示意圖/翻攝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民間信仰中,在家人朋友病危之際,部分人會期望護身符、符水、甚至是乩童能展現「神蹟」,讓患者能康復。日前ICU醫師陳志金就分享,曾經有家屬表示「想要請乩童來看看」,結果他毫不猶豫答應,更發現乩童超稱職,有感而發表示:「乩童也可以是我們的伙伴」。

陳志金日前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分享一件特殊案例,曾遇到有位病人的家屬小心翼翼地開口,希望能請一位乩童來看看病人,而陳志金醫師一聽完,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請求。

沒想到家屬被這出乎意料地回答嚇到,而陳醫師則認為,病人的狀況非常嚴重,可能沒有剩下多少時間可以拖延,「對我來說,現在更重要的是『救家屬』。能夠讓家屬安心的,能夠讓他們盡一份心力的,為什麼不行呢?」


患者家屬求「想請乩童來看」 !ICU醫秒答應
台灣不少人深信傳統習俗,尤其在家人朋友病危時,更是會期望護身符、符水、乩童能夠發揮「神蹟」。(示意圖/翻攝pixabay)

陳志金也提到,許多醫師可能會拒絕類似的請求,也會以「有毒」、「很髒」等說法來婉拒家屬的符紙、符水,但符水其實只是「碳灰」,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大家中秋節烤肉就會吃到很多,「一般醫師會拒絕,其實,打從心理是覺得這些東西很迷信、很無知、而且會覺得自己的專業被挑戰、不被信任」。

但陳志金則認為,這只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要盡一份力量而已,並非對我們的不信任,我認為符水最好的說法,其實就是『家屬的祝福』。我們和家屬一起努力對抗疾病,有什麼不好呢?」

隨後家屬真的請來了乩童,陳志金進入病房時,發現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完全顛覆了他對乩童的刻板印象,隨後陳醫師也主動與乩童交談,並向她說明病人的情況,並請求她提供幫助。陳志金也笑著說,這位乩童或家屬一定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他不僅毫不避諱地告知病人的病情,且還像是在處理一位會診醫師一樣,清楚地交代病情。

陳志金隨後也向乩童道謝,「對我來說,她也是我們的『伙伴』,就像是前來協助『會診』的醫師一樣。我要向她清楚的交待『病情』,她才『知道』要如何『幫忙』,不是嗎?我以前就很常寫『會診單」,讓家屬帶去找神明」。

儀式開始後,陳志金也被乩童的表現驚呆,「她手腳比劃、口中唸唸有詞之後,轉頭向媽媽和太太講了幾句話,就突然給媽媽一個深深的擁抱、也給太太一個擁抱!」後來聽護理師轉述,才知道乩童用先生對妻子說話的口吻,對病患太太說,「我上有老下有小,是放心不下,但是也不想回來了,回來也是這樣躺著,很辛苦!也會讓妳和媽媽辛苦!妳要想清楚,我們夫妻同心!」並代替病人執行兩個大大的擁抱。


患者家屬求「想請乩童來看」 !ICU醫秒答應
台灣不少人深信傳統習俗,尤其在家人朋友病危時,更會勤跑廟宇燒香拜拜,替患者祈福。(圖/記者吳翊緁攝,2024.02.13)

陳志金也對這位乩童的專業和敬業態度深深感到佩服,並感謝她展現給家屬的關懷與同理心,療癒了他們的心靈。他強調,對他來說,重要的是各種形式的關懷與心靈的療癒,「我們其實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病人好、都想安撫家屬的心靈,只是我們努力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伙伴,互相包容呢?畢竟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啊」。

這則充滿深度的文章立刻在社群上引發熱議,有超過1.4萬人按讚並留言表示,「在很絕望的病榻前,即使是具有醫療專業背景的家屬,我也做過這些事,感謝當時醫護人員的體諒」、「陳醫生的名言,救病人的當下也要救家屬,真的深深感受到這句話的重量」、「縮短減少家屬的悲傷期,對醫師滿滿的敬重」、「醫師、乩童各司其職,都是在為了病患與家屬努力」。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

相關新聞


狗狗迷路在路邊淋雨!公車司機開門「要牠趕快上車」 結局太完美


台灣山林目睹「人面蜘蛛」!鄭明典憶:大到可吃麻雀 美麗身影曝


人類開始逆襲!攝影師參加AI製圖比賽 「無頭鳥真照片」奪第三名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