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碳費制度恐將導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解答了。(示意圖/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環境部上個月底公告碳費3子法,其中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初步定調每噸300元至500元,優惠費率仍待商榷,等到2026年就會正式針對500廠徵收碳費。政務次長施文真最近坦言,碳費制度很像「瞎子摸象」,環團、業者、民眾摸到的部位各有不同,她也逐一介紹該項新制的特色,認為「碳費的徵收制度應該是要看到整頭大象的全貌」。

環境部上個月底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等碳費3子法,後來經由第5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初步建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每噸300元至500元,後續2年1期以分階段調升作為原則,長期碳費費率(西元2030年以後)則可參考國際碳價水準,規定每噸1200元至1800元,等到9月底至10月召開的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則將決定優惠費率、拍板一般費率,將於2025年5月啟動申報事宜,2026年就會正式針對500廠徵收碳費。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施文真表示,收取碳費計算公式分為的一般費率與優惠費率,確切的額度仍待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拍板定案。(圖/翻攝自YouTube/環境部)

施文真在環境部的YouTube頻道的《施師開講囉!》系列單元表示,台灣的碳費制度是以500廠,當中包括281家公司、141家上市櫃公司作為徵收對象,針對個別企業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而有不同價格,因此企業申報的排放量、相關單位的盤查機制就是關鍵角色。

施文真提到,環境部已在《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將進入碳費的法制作業前有公告盤查登陸、查驗的排放源,規定徵收對象分為直接排放者與間接排放者,即為全廠直接、使用電力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與製造業,後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則是針對如何盤查、查驗溫室氣體鋪陳完整的法制作業,接著《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公告查驗、認證機構與人員的執行作業相關規範。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施文真在《施師開講囉!》系列單元表示,環境部規定徵收對象分為直接排放者與間接排放者,即為全廠直接、使用電力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與製造業。(圖/翻攝自YouTube/環境部)

施文真坦言,碳費制度很像「瞎子摸象」,有些環團摸到大象的大腿,看到其他國家的碳價制度,認為我國碳費的費率就要調到很高,反觀有些產業業者可能摸到大象的尾巴,認為其他國家要麼不用繳能源稅、碳稅,甚至可以拿到免費配額,也許不該收取碳費,換作一般民眾可能摸到大象的肚子,認為建商由於碳費徵收,而對房仲透過話術要求「趕快買房,不然徵收碳費,房價漲個5%、15%,現在不買房會後悔」,還有民眾可能摸到大象的其他部位,認為徵收碳費不光影響房價,就連路邊攤的小吃價格也有可能產生變化,進而引發萬物齊漲,但她強調,「碳費的徵收制度應該是要看到整頭大象的全貌。」

鋼鐵、水泥、石化不照他國免收碳費 施文貞:台灣有「優惠費率」

施文真表示,台灣諸如鋼鐵業、水泥業、石化業等的產業業者,除了碳排放量大,還要面臨國際競爭壓力,看到其他國家不同的碳定價制度存在豁免、減免的優惠,因此期待台灣的碳費徵收制度也有相應的措施,然而需要收取碳費的500廠,直接、使用電力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2022年約為1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達到全國總排放量的54%,其中排名最高的51廠當中,就有42家上市公司的溫室氣體總量達到所有收費對象的將近70%,剩下的400多廠只有30%。

施文真表示,台灣的碳費制度雖然沒有仿照他國的完全免稅的措施,但若符合高碳洩漏風險,也就是排放密集度高的產業,業者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在政府每年的監控之下達到2030年的指定目標,經過環境部參照排放密集度、貿易曝露度核定資格,就有機會取得優惠費率,反之則是採用一般費率。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施文真指出,符合高碳洩漏風險,也就是排放密集度高的產業,業者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就有機會取得優惠費率。(圖/翻攝自YouTube/環境部)

另外,碳費計算公式就是「收費排放量」x「徵收費率」,環境部此前提到,企業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企業,收費排放量就是「(年排放量-K值)x排放量調整係數值」,若不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企業,收費排放量則是「(年排放量- K值)」,其中K值就是起徵門檻,目前訂定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未來會分階段下修1.5萬噸、1萬噸,再者排放量調整係數初始數值0.2,後續亦分階段調整0.4、0.6。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在《施師開講囉!》系列單元提到,各界對於碳費制度如同「瞎子摸象」,看到全貌才是更為重要的事。(圖/翻攝自YouTube/環境部)

環境部指出,企業需於每年4月底前提交前1年度的自主減量計畫執行進度報告,符合執行進度者的年度即可適用優惠費率,若未依照內容執行,除了依法追繳該年度一般費率、優惠費率差額,相關單位也會要求限期其完成改善,企業如未改善就將廢止自主減量計畫。

施文真指出,台灣以外的不少國家是以碳排放交易、碳稅等不同形式的碳定價機制,其中有的採行碳稅制度國家的徵收對象包括單純聚焦石化燃料產業,由於燃燒不同材質能源燃料產生的是不同量的溫室氣體,因此焦煤、天然氣業者要繳的碳稅、規定的稅率各有不同,這種作法更傾向於針對能源這個產品徵收的能源稅,而非產業本身的碳排放量,然而台灣參照標的不同,導致國外的免稅理由並不適用我國規範,因此仍會針對鋼鐵業、水泥業、石化業徵收碳費。

另外,施文真說明,歐盟的碳定價制度採用碳排放交易、新加坡採用碳稅制度,不單聚焦石化燃料產業,而是同樣透過碳排放量收費,其中歐盟的碳排放交易當中的免費配額制度,當地企業減碳排放效率越高,拿到的額度就也越多,不僅如此,今年才將新加坡幣5元的碳稅調升至25元的新加坡,也對當地具有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祭出一定程度的免費配額,由此可見企業本身的排碳成效決定政府收取碳費高低的主要因素。

施文真表示,環保團體、民眾影響政府針對企業收取多少碳費,不少環團認為碳費收得越高,越讓徵收對象評估減碳成本、碳費,因此碳費的「徵收費率」若是調得很高,超過收費對象的減碳成本,碳費制度就能扮演「鼓勵收費對象減碳」的關鍵的角色,不過絕大多數具有碳定價制度的國家很難單純以此評估企業減碳成效。她也再度強調,碳費對於物價影響並不明顯,不會造成綠色通膨,而經環境部、內政部研究發現,房價的最大成本來自土地,負責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營建業也非收取碳費的對象,呼籲業者切勿藉機哄抬房價。


碳費制度致綠色通膨、房價上漲?環境部解答
施文真表示,碳費制度不會造成綠色通膨,也對物價影響也不明顯,並且再度呼籲業者不要藉機哄抬房價。(圖/翻攝自YouTube/環境部)


相關新聞


環境部補助4800萬元徵新技術 破解土壤、地下水污染問題


環境部預告修正放流水標準 事業廢水氨氮管制總量估將升至92%


環境部公告碳費3項子法 彭啓明:正式進入「排碳有價」時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