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無力 社區藥師提供專業諮詢

「老老照顧」無力 社區藥師提供專業諮詢
藥師張倪芳走進長照個案家庭,給予用藥諮詢與專業協助。(圖/記者王郁勳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午時分,84歲的簡先生正要為妻子準備午餐。82歲的簡太太,3年前(2022年)因中風導致身體半邊麻痺,後來進食越來越困難,人也越來越虛弱,為了維生只好插鼻胃管進食。簡先生心疼地說:「她想吃,但是含在嘴裡都吞不下去,去醫院檢查沒有異狀。」妻子意識都很清楚,但是重聽,所以旁人說什麼她都不知道。簡先生自己髖骨疼痛,身體也不好,好在申請長照藥師到宅服務,幫他度過慌亂無助的時刻。

社區藥師加入長照 長輩用藥、陪伴都靠她

藥師張倪芳從2022年開始擔任簡太太的個案管理師,教導簡先生各項照護技巧。「即使是易開罐,因為需要精細動作,對長輩來講都需要輔具協助。」張倪芳表示,有些個案是「老老照顧」,長輩顧長輩,所以必須分解動作指導才容易理解。另外到宅也會注意居家環境是否容易造成跌倒,尤其有些長輩用藥會頭暈,都有可能產生危機。

張倪芳說,社區藥局藥師熟悉長照個案的生活作息,對於藥物是否發揮作用、或者影響復健功效更能掌握。她舉例,病人服用肌肉鬆弛劑或鎮靜劑,再做復健就沒有力氣,所以會建議調整用藥時間。張倪芳指出,讓個案本人或家屬正確服藥並不容易,因為從吞嚥藥物到需要磨粉,藥的劑型可能會有破壞的問題,進而影響藥效。

張倪芳手上另一個案,58歲的廖先生就有這樣的問題。廖先生有輕微精神障礙,每天服藥情況不一致,還把醫師開的整腸藥丟一旁,寧願服用自己去藥局買來的保健食品。「睡前吃2顆可以幫助排便,你就可以省點錢,這樣子好不好?」張倪芳耐心地與廖先生溝通,送他新的藥盒作為鼓勵。廖先生的姊姊說,她來看弟弟不一定會觀察這麼細,藥師定期到訪卻能直接關注到病人的服藥問題和身心狀況。

張倪芳提到,很多長輩的日常就是看電視買保健食品,但吃多了不一定對身體有好處,更可能忽略服藥影響治療,所以必須溝通。只是老人家不一定聽得進去,常常要換個形式,說服他們按時服藥。「長輩常常跑急診,就是因為藥物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張倪芳說,一般人對醫囑不一定每句都能理解,更何況是理解能力下降的老人,如果了解長輩生活樣態,進而做出建議,可以減少進出醫院的機會。


「老老照顧」無力 社區藥師提供專業諮詢
張倪芳表示,全台社區藥局就像長照衛星站,藥師到宅協助無法出門就醫的民眾,將有助減少整體醫療支出。(圖/記者王郁勳攝。)

照護還須兼顧家屬身心 長照人才投入意願低

除了用藥諮詢,張倪芳也照顧到家屬的心情。她手上1位高齡超過90歲的阿嬤,由4個孩子輪流撫養,孩子現在也接近70歲。阿嬤使用氣喘擴張劑,但孩子擔心如果有一天來不及給,是否有相關法律責任?張倪芳提出病人自主權利法或安寧緩和治療與他們討論,從各項選擇中分析利弊。遇到喘不過氣的家屬,張倪芳也會陪他們聊聊天,紓解心中壓力。

政府目前正在規劃「長照3.0」,但根據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調查,居服人力從2020年成長近8成,到去年成長僅1.6%。若從社區藥師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長照體系是否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張倪芳表示,服務需求一直在增加,但訓練居服員的科系,畢業後學生投入長照領域的卻不多。「整體人才培育需要社會支持,主管機關對居服員的給付也要檢討。」

除了給第一線人員鼓勵,張倪芳也相信,全台社區藥局就像長照衛星站,遍布大街小巷,若搭配相應的給付,讓藥師到宅協助無法出門就醫的民眾,有助減少整體醫療支出,將會是雙贏的局面。



相關新聞


長照「藥」你罩1/94萬人有長照需求 藥師投入嘆「有志難伸」


長照「藥」你罩3/資源集中都會區 「長照柑仔店」幫長者顧健康


長照「藥」你罩4/用熱情挺長照!藥師偏鄉送藥看醫療4大困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