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臺南慈中今年從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四部畢業生共計502位畢業生,幼兒園兩位畢業生代表在6月7日畢業典禮會場千人現場見證、沒有利用讀稿機,中英雙語大方有禮的感恩師長、父母的陪伴成長,因為學生的認真、家長的栽培還有老師的用心,讓臺南慈中學生每年在升學榜單都能一再繳出好成績。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113年6月13日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放榜後,臺南慈濟高中考上國立大學及醫學系共計57人上榜,占全體高中部學生的1/3,其中臺灣醫學系3位、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1位、台大、成大、清大、交大共計9位。


臺南慈中師生每年寒暑假都很精彩充實,多梯次的國際交流、教育旅行,還有學生自發性籌辦的偏鄉教育服務隊,其中人文室規劃的醫院志工服務和醫療體驗營,是學生們進入慈濟學校就讀最想嘗試與體驗的志工活動之一。醫院就如一所生命教育實踐的校園,學生們在課程所見聞的一切,在這裡都化作真實人生故事,人生病苦與無常,以及生病鬥士們的精神,深深刻劃進學生們心中,也是觸發許多學生想走上醫護之路的原因。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慈濟醫院許多仁心仁術的「人醫」典範,在學生參與醫院志工服務和醫療體驗營,從活動中實際行動與互動,過程中學習行醫之路的重要觀念與心法,都是啟發學生未來從事醫護工作正確價值觀與奠定人生方向。


簡瑞騰醫師就曾與學校學生互動分享中提到「在手術房開刀時必須把握每一秒鐘去謹慎的思考每一個步驟,因為每一秒都是攸關病人生命的關鍵,而把握時間、準時是從事醫療工作的自我要求。」溝通的重要性在慈濟大林醫院林名男副院長也跟學校同學分享「醫學就是對人的科學,學得很多,但如果說得讓病人聽不懂,算得上是好醫師嗎?醫師不只為病人開刀醫病,更用心聆聽病人的心裡,醫人醫病更醫心,良醫可以改變病人一輩子。」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今年三位從國小部一路就讀臺南慈濟高中部,接受慈濟一貫教育學生高三畢業生徐湘縈錄取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畢業生鄭新筠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生鄭哲旭錄取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三位同學就學期間在活動志工、福慧志工及醫療志工的活動足跡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慈濟教育深切感受到未來人才培育,品格教育是關鍵。因為品格力=學習力,因此學校在品格教育的推動不遺餘力,也不斷精進提升。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同樣一路從國小部就讀直升高中部接受慈濟一貫教育的王恩理同學是高中部第四屆學生會會長,今年順利申請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CL)、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日本同志社大學(Doshisha University),也順利獲得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之正取。


能受到眾多海內外傑出大學的認可與錄取,恩理說:「感恩學校師長提供紮實教學課程內容,給予許多機會並引領我們、鼓勵我們試探未知的領域。在慈中校園學習成長的12年裡,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我學習成為一個有目標,並努力實踐的人。學校豐富的課程安排與多元課外活動,70k單車成年禮、查理英文話劇公演,還有特色課程—茶道、花道,都是使我在大學申請中相比其他競爭者能突出之關鍵。知曉學識與實務經驗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在慈濟學校裡學習,使我真正完成以上目標,謝謝老師們的栽培,也感謝學校提供給我資源。」



AI時代需人文素養 臺南慈中1/3國立大學及醫學系


期許每年臺南慈中優秀的畢業生們未來能夠發揚臺南慈濟中學的特色與人文,讓學生與學校互為榮耀、互顯光芒!


撰文/林昱汝、張齡之;攝影/臺南慈中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