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一篇影響我一生的文章 (5 年前)
說是文章,其實是一篇講稿。短短兩千字,說的卻是你我一生再真實不過的故事。 猶記得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是我二十一歲那一年暑假。那個夏天我迷上了瑞典作家帕‧拉格維斯特(Pär Lagerkvist)的小說《侏…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一個永不放棄的猶太奇女子 (5 年前)
瑪莎‧紐倫堡(Martha Nierenberg)1924年出生於匈牙利一個極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家中隨處可見藝術大師的傑作,古代的雕塑作品,文藝復興前的家具和地毯。她的外公是歐洲著名的骨董和藝術品大收藏家。她的… 詳全文
國家地理新鮮聞:太空人教你隔離和居家辦公 (5 年前)
太空人教你隔離和居家辦公 建立一份「課表」,讓自己從周一到周五都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 二○二○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大爆發,許多人因此必須接受隔離,或者在狹小的居家空間工作。 然而,這對美國太空人卡… 詳全文
國家地理新鮮聞:認識黑月 (5 年前)
美國國家地理會社(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已有130年歷史,對人類知識和心智的影響及貢獻,是無遠弗屆的。這個會社也是目前世界上組織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會社也提供… 詳全文
發刊詞:家庭必備的心靈良藥 (5 年前)
看著講義的一篇篇小品,作者們的筆觸時而輕盈、時而嚴厲、時而充滿希望,無論是什麼樣的文章,都貼近人性、接近生活。所以講義是家庭必備的心靈良藥。 林義傑 超馬好手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歡迎來到女人島 (5 年前)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分為時事、新知、科技、教育、人物、藝術、旅遊等單元,相信使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趨勢,有… 詳全文
大自然的野味&野趣:離巢後「生活」才真正開始 (5 年前)
野地鳥兒大半生命都不長久,絕大部分小鳥都來不及長大就喪失了生命 根據鳥學專家的估計,全地球禽鳥種類大概在一萬之譜。這可說是目前的「主流」說法,然而今日生物系統分類科學不斷更新,也有不少學者認…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她給了我們月球 (5 年前)
講義今年五月號介紹一位傑出的非裔女士凱瑟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但受限於篇幅,只有短短幾百字,本文再補充一些細節。 今年二月底,以101歲辭世的強森,她在太空總署(NASA)服務了33年,… 詳全文
婆婆相親記:愛情的發生,也有年齡保存期限? (5 年前)
兩年前,婆婆從北英格蘭的徹斯特,搬到英格蘭最南端的肯特郡當我們的鄰居時,原本的計畫是要幫當時還在倫敦上班的我接送小孩,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等她終於把三十多年的老房子賣掉後,我卻也因為當時公司經… 詳全文
我的孩子,感謝有你們 (5 年前)
我們最得意的是,沒有要求你們都一樣 我好喜歡〈感恩的心〉這首歌:「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我好喜歡〈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初信之時,我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日式舒芙蕾旋風 (5 年前)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分為時事、新知、科技、教育、人物、藝術、旅遊等單元,相信使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趨勢,有… 詳全文
標竿集:疫情之下練靜心 (5 年前)
病毒限制了足跡,但沒有限制心的方向 生活似乎是一夕改變。開始花許多精神關注疫情,也用了許多的時間練習蒙面生活。 口罩下的自己還是可以微笑地說出溫柔話語,遮蔽住大半的臉雖然不便,但也終於可以撥出…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翻牆而出,投奔自然 (5 年前)
不知何時,人類開始「打造」了一座又一座的超級大城市,集體生息。隨著時日俱增,不斷向外擴張,住進來的人也愈來愈多,有形無形的城牆似乎也愈築愈高。許久以前,住在這個城市的人毫不猶疑拆掉了舊城垣,… 詳全文
費文書房:心上的貝殼項鍊 (5 年前)
我的抽屜裏有個夾鏈袋,放著一條貝殼項鍊,和一個更小的夾鏈袋,裏頭盛裝零散的小貝殼。 我不常打開抽屜,亦不常拿出這個小袋凝視,彷若輕易這麼做,就會被貝殼的螺紋給吸收,掉入一層一層的高塔中。它們…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揭開日本黑暗面的導演 (5 年前)
The New York Time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學無止境 (5 年前)
知識愈淵博愈好,眼界愈寬廣愈好 關於學習這個議題,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智慧。孔子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指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容易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腳踏實地學習,只是怠忽、… 詳全文
樂觀的母親有樂觀的孩子 (5 年前)
媽媽影響了我的一生 好多年前我們很多工作夥伴一起在陽明山聚會。主要是想沉靜一下,想想過去,想想未來。其中有一個節目是,每個人都要分享他最喜歡的一個人是誰?那個人的特點是什麼? 輪到我太太分享時…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