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藝文 人氣藝文
國家地理新鮮聞:鯨魚為什麼吃塑膠?

國家地理新鮮聞:鯨魚為什麼吃塑膠? (5 年前)

美國國家地理會社(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已有130年歷史,對人類知識和心智的影響及貢獻,是無遠弗屆的。這個會社也是目前世界上組織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會社也提供…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畫下有畫,花中有花

紐約時報新視界:畫下有畫,花中有花 (5 年前)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 詳全文

嬸嬸,我的另一個母親

嬸嬸,我的另一個母親 (5 年前)

不讓她為我擔心,就是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漆黑電影院裏的大銀幕上,奄奄一息的重病昏睡婦人被一陣淒厲的哭聲喚醒,恍惚的神智忽然清楚了起來。勉強睜眼一看,原來是甫滿兩歲的么女爬到自己的身上,抱著她的… 詳全文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 童言‧童畫甄選比賽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 童言‧童畫甄選比賽 (5 年前)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可能溫馨、可能快樂,也或許是感動的交會瞬間。每一個家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可能甜蜜、可能麻辣,也或許平淡無味但卻幸福而恆久。現在趕快動手將你對家的獨特感受… 詳全文

費文書房:愛上京都的又一個理由 (5 年前)

春天,我們在京都,逛完東山的三十三間堂,想往城北的北野天滿宮賞梅去。這一趟路程不過八、九公里,搭公車的話,得轉兩次車,好麻煩,索性叫計程車,省時又省事。 四名乘客中,只有我能講幾句簡單日語,… 詳全文

死亡教我的事

死亡教我的事 (5 年前)

她問我,她還能做些什麼?我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只需要陪伴妹妹,給妹妹一些擁抱,然後說愛,在死亡的面前,教我們如何說愛 山本小姐是我的臉友。有一陣子我們常在網路上聊天,後來我們在民宿見了幾次… 詳全文

打火哥的烈焰求生課:發現火災後要做的第一件事

打火哥的烈焰求生課:發現火災後要做的第一件事 (5 年前)

第一件事是「大叫(示警)」,沒有例外 某日凌晨,一間兩層樓的釣蝦場兼住宅發生了大火,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火舌已從一樓竄出。接著兩層建築全面陷入火海,一家四口僅屋主逃了出來,他的妻子和兩名子女…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眼睛也會鬧水荒 (5 年前)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 詳全文

發刊詞:講義是心靈保母 (5 年前)

講義內容涵蓋不同層面,內容多元,文章清新、正面,尤其時常報導好人好事,有助社會人心。 許宏銘 海巡署偵防分署臺東查緝隊新任隊長 詳全文

轉夜 (5 年前)

客家人的轉夜,是一種美麗的寄託 客家話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詞彙,轉夜,指的是傍晚回家。轉,回也。身為農家子弟,對「轉夜」的直白見解,就是日落而息。父親白天在田畝工作,黃昏背著夕陽回家。農忙時…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小龍蝦吟唱的地方 (5 年前)

這位新人的第一本小說,首刷兩萬八千本,但一年多之後,迄今已賣出四百五十萬本,高居紐約時報和Amazon網站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外語版權也已賣給四十多國。 這本《小龍蝦吟唱的地方》(Where t… 詳全文

標竿集:斷捨離的感染力 (5 年前)

一種更內斂、更精純的生活品質 我一向是斷捨離的愛好者,舉凡雜物、衣物甚至食物,只要能斷捨離的,絕對不手下留情。 有次鄰居來我家聊天,看到我書櫃空空的,極為簡單的家具後說:「你家看起來真的是家徒… 詳全文

尋找巨龍:背起清香的奉茶團

尋找巨龍:背起清香的奉茶團 (5 年前)

柴山路上的無私背水人 住在高雄那麼久,去年三月才開始爬柴山,累得我氣喘吁吁,體力不夠下次再來攻頂。 到五月份,慢慢習慣身體的疲累,但到了好漢坡,那一連串的階梯仍消磨著你的意志力,腳是麻木的,身… 詳全文

釋懷暖情:秋刀魚的滋味 (5 年前)

嘴邊叨念,嘴裏忙著送進一口惦念 忙著讀書的國高中歲月,鮮少陪母親下廚。只做些挑撿菜葉、四季豆,削瓠瓜、絲瓜,或接手清洗鍋具等小事,再不就是照看爐火,以免魚焦。 直到嫁作人婦後,我帶著羞怯、焦慮… 詳全文

發刊辭:對講義的期許 (5 年前)

講義和坊間一般的雜誌有很大的不同,它著重在教育、文學、文化的報導,對社會的提昇有很大的幫助,是臺灣很需要的一本刊物。 梁錦華 養齡國際功能醫學中心院長 詳全文

母親的紅頭髮

母親的紅頭髮 (5 年前)

多元臺灣最美的顏色 我父親是自福建來臺落地生根的第三代,母親是母語極為流利的閩南婦女。每年大小節日都必定在家門口擺供品拜拜(包括七夕跟拜床母),初二、十六也到福德祠上香進貢,信仰虔誠而深具傳… 詳全文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童言‧童畫甄選比賽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童言‧童畫甄選比賽 (5 年前)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可能溫馨、可能快樂,也或許是感動的交會瞬間。每一個家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可能甜蜜、可能麻辣,也或許平淡無味但卻幸福而恆久。現在趕快動手將你對家的獨特感受… 詳全文

室內求生專家 (5 年前)

王先生幸運存活下來,朝美滿家庭藍圖更進一步 周末外出,行車間聊起「荒野求生」。全家七嘴八舌,漸漸發展成「究竟困在深山好,還是海島好」的假設。我與兒子是擁海派,女兒則是挺山派,眼看關鍵一票落在…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新生 (5 年前)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新生」,有許多意思,有充滿新契機的意象,也可指剛入學的學生,但都含有充滿希望、新的開始之意。 以教育來說,各級學校每年都會招收新生,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尤其讓人擔心,很容易…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

當心打開的時候: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 (5 年前)

告訴我,東方在哪,西方又在哪?東西方之間有一條線嗎? 想一想,現在還有多少人早餐是喝稀飯配醬瓜?踏出家門大家走的也都是源自西方的馬路,不管走到哪裏,只要掏出一支比自己「聰明」的手機就可以搞定… 詳全文

我們都不知道臺灣有多好

我們都不知道臺灣有多好 (5 年前)

深藏生活中的素質,才是臺灣真正的寶 一九七二年,臺灣加入了世界不動產聯盟(FIABCI)後,因退出聯合國致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無法突破。二○一一年俄羅斯亞歷山大主席來臺開會,會後在卡拉OK熱烈氣氛中,… 詳全文

標竿集:整理家庭與自己 (6 年前)

我的「心靈換季」 自從秋分過後,涼意提醒我衣服該換季了,但沒想到這一換,卻換個一發不可收拾。衣服開始換季,住家環境開始換季,而我的心靈也跟著換季。 衣服換季了,連帶整個衣櫃重新整理。衣櫃整理了…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Nunchi 努奇 (6 年前)

韓國人富強和幸福的祕密 十一月,美國出版一本著作《努奇的威力:韓國人幸福和成功的祕密》(The Power of Nunchi:The Korean Secret to Happiness and Success),作者是韓裔美籍Euny Hong,她… 詳全文

空氣與光 (6 年前)

英國作家娜恩‧雪柏德,終生嚮往與山為伴,一次一次,徒步探索凱恩戈姆山,一座位於蘇格蘭東北端、靠近北極圈的山脈。 二戰晚期,她將山林經驗與感受,慢慢寫成三萬多字的《山之生 》,書稿塵封超過30年,… 詳全文

從苦難中尋找快樂真諦 (6 年前)

得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 安樂的日子總讓人忘記逆境,但若失去危機意識,當我們有朝一日陷入困境時,就可能變得怯懦慌亂,導致情緒崩潰。相反地,如果我們對心靈痛苦有深入了解並居安思危,就會增加… 詳全文

打火哥的烈焰求生課:為什麼濃煙比火更可怕?

打火哥的烈焰求生課:為什麼濃煙比火更可怕? (6 年前)

火災真實的樣貌—「黑暗」 二○一七年十月,一間工廠傳出火警,消防局派出大批人車前往救援,廠內人員都已疏散撤離。一名從警校畢業服務剛滿一年的年輕消防員和另一名資深學長衝上三樓布設水線、找尋起火…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放下 (6 年前)

一顆「空」的心,能確保我們生活平靜、愉快 人總是有很多慾望,年輕時想要買房子、想要尋覓合適的配偶,年長些又希望子女成材成器。人有慾望是再正常不過的,但卻不是所有慾望都能滿足,這個時候「放下」… 詳全文

只是一朵花而已

只是一朵花而已 (6 年前)

信手拈來就可以轉換家的氣氛 每天早晨起床後,揭開一天序幕的開機動作,就是給家裏的鮮花換上乾淨的水。 把花瓶拿到廚房工作檯上,先取出花朵,把花瓶刷洗一下,注入新的過濾水,修剪花莖,若有黃葉和萎靡… 詳全文

發刊詞:不媚俗的講義 (6 年前)

講義最大特點是「不媚俗」,堅持報導值得分享、帶給人力量的故事,在這個年代看來,這樣的堅持還滿可貴的。 洪平珊 「不逞強無塑運動」實踐者 詳全文

布穀鳥男孩 (6 年前)

眼前這枚硬幣太真誠,我不確定是否有資格收下它 我來自雲林某個小鎮,小時候甚至不用穿鞋子四處奔跑,腳底總有一層厚厚黑黑「自體鞋」,儘管如此我也不以為意。 大學北上到都市求學,畢業後繼續在此工作、…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