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難題2-2】台灣每30分鐘增1名患者 民團籲:提防治政策3.0、訂專法


【失智症難題2-2】台灣每30分鐘增1名患者 民團籲:提防治政策3.0、訂專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專題報導


2025超高齡社會將至,失智症政策3.0在哪裡,這是今年總統大選前,許多關心老人福利及失智症問題的民團所期盼的政策重點。台灣2017年12月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2018-2025年)」。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者,但失智症相關團體指出,2024總統大選,各黨紛紛提出高齡、長照政見,但卻未見著墨於失智症議題,民團呼籲,政府應儘早研擬失智症相關政策,於2025提方案3.0。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受訪時表示,要先肯定國家對失智症政策挹注相關資源,目前就全世界來講,台灣政策發展其實是比較前段班的,大概是全世界第13個有關注失智症政策的國家。



【失智症難題2-2】台灣每30分鐘增1名患者 民團籲:提防治政策3.0、訂專法


陳筠靜提到,防治政策2.0除有預算挹注外,還有10個部會參與,在不同領域,對於失智政策關注有所提升,這件事情是肯定的,且參考其他先進國家作法,比如日本、韓國。她說,現在的綱領是由衛福部主導,但對於後續推行的績效管理,仍希望可以有專法,有更大的防治力度。


除盼有專法,對於「人口流行病學的調查」方面,政府掌握失智症患者數目要更精準,現行統計會有遺漏。陳筠靜建議,希望政府有單一登錄系統,確切掌握失智症人口,這樣才可以精準佈建資源。她也說,失智症患者除需要專屬於失智服務的需求,也會有長照需求,希望失智症可以正式被納入長照服務,或思考如何銜接,不漏接病患。



【失智症難題2-2】台灣每30分鐘增1名患者 民團籲:提防治政策3.0、訂專法


「前兩個禮拜,與長照權益監督聯盟一起合作記者會。」陳筠靜表示,記者會談到失智症照顧者的負荷,相較於其他類型的照顧者大。她說,失能跟失智者的照顧者,有一大差異,失智者在輕度時,患者還很有行動力、有自主性,照顧者其實是更辛苦。


陳筠靜說明,不可能因為患者輕度失智,就不讓其出門,但出門可能走失、發生交通意外,也可能發生被詐騙等各問題,所以家屬在前期就會遇到很高負荷的照顧,或經濟損失,有些家庭在比較早期就請外籍看護,財務支出壓力就比較大。


另外,陳筠靜盼社會及政府能重視「年輕型的失智症家庭」,原本的家庭經濟支柱被迫離職,甚至很多患者的爸爸媽媽已7、80歲,回過頭擔任兒子、女兒的照顧者,這樣的家庭特別艱辛,以台灣目前現況,缺乏對這類家庭的各項支持。


陳筠靜提到,若發現親人有疑似失智症的狀態,就應該要勸其去看醫生,馬上追蹤,但常卡在就醫前溝通,建議撥打全國失智症關懷專線「失智時我幫您」尋求協助。


照片來源:陳筠靜提供、Microsoft Bing AI(示意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失智症難題2-1】婦女患躁鬱症恐是病徵 家屬建議:及早治療減緩惡化


北市圖創失智症閱讀處方箋 幫志工理解與患者溝通STE2P撇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