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螺絲帽工廠為碳費、報表燒腦 簡又新:這就是綠領人才的重要性


中午來開匯/螺絲帽工廠為碳費、報表燒腦 簡又新:這就是綠領人才的重要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今(11)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針對環境部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建議每噸碳徵收區間在300至500元,且預計2030年還要調升到1200至1800元。對此,簡又新表示,台灣是貿易導向國家,GDP中60%是外銷,雖然台灣對於減碳的努力起步相對歐洲較晚,但也是必須馬上面臨計算碳排、碳稅,否則會對產業造成重大衝擊、商品外銷沒有競爭力。


「台灣60%外銷經濟產品,綠電是否足夠?減碳減多少?都會影響貿易競爭力。」簡又新以高雄岡山為例,該區主要為台灣工業的金屬配件、螺絲、螺帽生產中心,但因為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碳排放多少,即便計算完後有無競爭力都不知道,「中小企業很緊張、嚴重碳焦慮,經濟部在這部分也幫忙很多、教了很多」。


「台灣是貿易導向的國家,佔世界比例高。」簡又新指出,外銷高就關乎碳排放,而歐洲在20年前就很用心節能減碳,但也導致很多工廠出走到國外設廠;雖然後來歐盟變乾淨了,但造成經濟蕭條後果,過去10幾年歐洲企業凋零,也因此產生「碳邊境調整機制」,現在是每一公噸80塊歐元。



中午來開匯/螺絲帽工廠為碳費、報表燒腦 簡又新:這就是綠領人才的重要性


「台灣民眾可能覺得沒什麼,因為沒跟歐洲做生意,但實際上很多工業配件都要交碳費,這包含5、600億元。」簡又新進一步指出,台灣人會覺得台灣碳費很貴,但即使到了歐洲也是跑不掉,歐盟會拿徵收到的碳費,去協助當地企業做減碳、提升競爭力,「這變成你的競爭對手拿你繳的錢,再去提升更多,那為什麼不自己來好好減碳?」


也因此,台灣仍處於認知不深的階段,「碳焦慮」也其來有自,簡又新說,畢竟在這幾年之前,大家都沒有在討論、也不懂碳費到底是什麼,所有人都搞不清楚,「螺絲帽的老闆說,他不會算碳排、也不會填報表」,這樣恐怕之後根本無法做生意,因為無法外銷。


「這就是現在綠領人才的重要。」簡又新表示,工廠、公司們不知道碳排是多少,就不會爆碳稅,即使知道了也要想辦法減少碳排。他指出,中小企業要做歐盟生意,不只要減碳、填報表,碳盤查專業人員在台灣又不夠,那這些專業就是「綠領」人才,專門做氣候變遷的問題,「而且碳盤查還是基礎功,還要協助企業減少二氧化碳」。


對於碳盤查,簡又新表示,所有生活行為也都要算進去,像是要算一家公司到底用多少二氧化碳?怎麼生產?生產時排出多少二氧化碳出來?此外,現今台灣的商辦租金也高漲,「尤其是通過認證的綠色建築漲最多」,因為需求量變大,國外公司來台灣開分公司,就會要求減少碳排放,這是全世界普遍性的問題。


但是簡又新也表示,台灣的電力供應問題,長期以來就備受關注,到底要不要廢核電,也吵得不可開交、各方見解不同。他強調,「能源不是是非題,是複雜的選擇題,最重要是要讓民眾知道是在選什麼,要考慮到台灣有什麼樣的條件、能發展什麼樣的能源」。


簡又新指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作法,例如歐洲主張要增加再生能源,而美國則要增加核能,每個國家擁有不同背景,接著又遇到俄烏戰爭,也讓許多國家開始思考「核能是不是綠電?」他說,這又關乎向銀行貸款原因,後來說核能是「準綠電」。


「目前全世界的態度,現在大家都認為現階段、2050年前能源轉型中,核能是過度能源很好的選項。」簡又新也指出,核能除了現有技術,新的核能技術也依然在發展中。他也說,氣候變遷委員會是要盡快讓大家知道,經濟、社會和環境都要考量,才能做到永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作法,歐洲人主張要增加3倍再生能源,美國則要增加3倍核能,每個國家都不同背景。


最後,簡又新也強調,台灣必須要站在現有立基上,看能將綠電發展、結能減碳做到什麼程度,「目前只有9%的民眾,清楚知道台灣的能源幾乎都仰賴進口,如果民眾不了解,那不管誰做總統、誰來做大方向的決定,都會有風險,相關問題需要全民討論的」。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台灣「環境問題2.0」時代 簡又新:需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遷


京華城案下條子「怎麼做都行、快就好」 游淑慧:柯文哲逼產發局硬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