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國參訪公共場域再造獲啟發 饒慶鈴: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本


赴德國參訪公共場域再造獲啟發 饒慶鈴: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本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台東縣政府長期以慢經濟為核心策略,推動兼具自然、文化與社區共創的公共空間營造,森林公園2.0與舊站特區即為近年代表性的實踐場域,透過共創設計、民眾參與及跨局處整合,逐步形塑出與台東生活節奏及地方精神相契合的空間樣貌。台東考察團日前前往德國參訪Bad Dürrenberg花園展與柏林三角鐵路公園,縣長饒慶鈴今(28)日表示,此次從德國經驗中獲得啟發,作為台東未來推動文化景觀與公共空間再生的延伸參考。


台東縣府指出,森林公園2.0景觀改造工程自規劃階段即廣納在地聲音,透過工作坊與意見整合平台導入民眾參與,在設計上融入自然共融理念與友善動線,讓原有綠地空間煥然一新,也更貼近市民日常使用需求,今年初完工啟用後,已吸引大量民眾與遊客入園,展現公共空間再造的初步成果。



赴德國參訪公共場域再造獲啟發 饒慶鈴: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本


饒慶鈴說,在此基礎上,台東縣府也積極推動舊站特區整體活化,該區位處台東市中心核心區位,結合轉運交通、文化聚落與生活機能,具備高度發展潛力。縣府正逐步導入空間創新、青年創生、交通串聯與活動策展機制,讓此一具鐵道歷史記憶的場域轉化為公共生活與文化展演的共融基地,成為城市文化景觀與慢經濟融合的關鍵節點。


台東考察團此次分別前往德國薩克森-安哈特邦Bad Dürrenberg花園展(Landesgartenschau)與柏林三角鐵路公園(Park am Gleisdreieck)參訪,觀察德國如何透過園藝設計、歷史空間活化與市民參與,打造兼具文化厚度與生活氛圍的公共場域。


Bad Dürrenberg花園展以鹽療文化為主軸,結合特色建築與自然景觀,打造兼具療癒、生態與休閒功能的空間,成功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參訪。以「自然療癒」為主題的空間設計理念,與台東縣府近年推動的「自然醒慢活祭」及「解憂祭」不謀而合,皆強調以自然環境為媒介,透過藝術策展、身心療癒與地方產業結合,提供民眾身心放鬆、重啟生活節奏的體驗。


「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本。」饒慶鈴表示,未來台東亦將參考此類大型文化活動的策展與空間整合經驗,持續深化台東公共空間的療癒功能與文化內涵,強化、深化地方特色的慢經濟實踐。而Gleisdreieck公園則保留鐵道遺構,融合綠地休憩功能與社區共創過程,成為市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塑造台東公共場域。


台東縣府強調,雖然台東與德國都市場域條件不盡相同,但兩案突顯了「從在地生活中長出來的公共空間」的重要性,亦呼應台東慢經濟所強調的以人為本、與自然共生的發展理念。未來縣府將持續以森林公園與舊站特區為示範據點,推動空間再生與社區共創,並導入節慶策展、生活美學與文化展演等元素,讓台東的公共空間不僅具備功能性,更能成為居民與土地情感連結的日常風景。


饒慶鈴強調,台東的公共空間從來不是為了展示而設計,而是從生活中自然生長出來的日常延伸。森林公園2.0與舊站特區就是縣府實踐慢經濟與生活美學的具體縮影,未來將強化居民參與及跨層級協作,讓每一座公共空間都能成為文化、自然與人相互交織的生活場景,展現台東獨有的公共價值與永續精神。


照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死亡連署是藍營全台串聯系統性偽造行為 童子瑋批林沛祥缺乏專業


不滿周萬來又神隱 莊瑞雄砲轟:踐踏國會問責精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