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秘書涉共諜案引爆國安會危機 胡博硯:吳釗燮應負起政治責任、主動說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檢調偵辦總統府共諜案,意外查出何仁傑在吳釗燮擔任外交部長期間,擔任其助理時遭吸收為共諜。檢方認定何仁傑涉犯《國家安全法》,已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並獲裁准。
東吳大學法學教授胡博硯今(28)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胡博硯指出,黃取榮、邱世元、何仁傑雖然不是重要的政治人物,但作為重要機要人員,身處中階幹部位置,確實有機會接觸到高度機密的業務,尤其何仁傑擔任外交部長隨行秘書,更可能接觸重要資料;不過,由於案件已經過了幾個月,現在進行搜索是否仍有意義,需要檢調自行判斷。
胡博硯說明,若要搜索,應先明確知道要收集哪些資料,如果案件中已有確切洩密證據,可能連搜索都不需要。但他也特別批評吳釗燮未到立法院備詢的行為,認為根據釋字第461號解釋,所有官員原則上都需到立法院,無論是出席院會或委員會,即使是國安會秘書長,在立法院要求備詢時也應出席,如此重大的事件發生後仍未備詢,從「責任政治」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胡博硯表示,要視案件有無與其相關的證據而定,如果當事人從頭到尾並不知情,約談意義有限。不過,他也指出,若檢方在起訴前需要補充證據,仍有可能約談,包括補強與案件相關的被害人證詞,是否約談吳釗燮尚不確定,但無論如何,吳釗燮應負起政治責任,至於要以何種方式承擔,則需由吳釗燮自行判斷展現政治智慧。
胡博硯指出,立法院有權要求官員針對重大國安議題說明,即便是國會頻道公開的問答,也讓民眾能了解立法委員質詢的內容。除非開設機密會議,否則立法院詢問的重要議題,應該公開面對。
胡博硯強調,國安會秘書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卻發生隨行人員遭滲透成共諜的情況,這已經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民眾有知情的權利。他認為,國安會如此重大危機,民眾卻無從得知,政府一方面宣稱國安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卻迴避問題,顯示吳釗燮不應再逃避,應主動向社會說明清楚。
至於重要機關發布重要事件,總統府是否應事先知情?胡博硯認為,不應事先告知,因為知情本身就可能導致洩密。他指出,以往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也發生類似情形,關鍵在於知情的時間點與方式,如果案件偵查已接近尾聲,適度公開是可以接受的,但應該透過正式管道,如發新聞稿或由發言人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而非由檢察署內部放話。
胡博硯舉例說,假設案件承辦人準備在隔天正式對外公佈訊息,若檢調長官指示提前向特定政黨秘書長透露消息,即使目的是因為隔天就要正式公告,這種做法仍可能構成洩密。他認為,公開資訊應符合民眾知的權利,同時避免危機擴大,若為了防範危機擴散,可依法啟動必要的行政程序,但不應在未經公開前,私下通知內部人士。
胡博硯指出,目前情況下民眾高度關心案件進展,政府應正面回應,而非選擇隱匿。他以吳釗燮為例表示,如果連國安會秘書長身邊都可能出現間諜問題,民眾有權了解整體國安狀況,吳釗燮應以自身角色出面,清楚說明問題所在,正視民眾對國家安全的憂慮。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潘永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