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然不安 「內部找敵人」又有外患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24日深夜立法院挑燈夜戰續審國會改革法案,院外民眾聚集表達意見。總統賴清德立法院審查告一段落之後,在深夜12時13分臉書發文,感謝抗議群眾以及民進黨立委和黨團,隻字不提過去民進黨所提出改革國會主張,也未見昔日民進黨堅持國會改革的初衷。

立院國民黨團25日召開記者會,提醒賴清德總統,國會改革是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所堅持推動的理念,期盼中華民國國會能與世界民主國家接軌,而國民黨團接手完成民進黨未完成的理念。倘若賴清德總統只願意聽見4成民意的聲音,而拋棄主流民意的呼聲和要求,終將會受到民意的反撲和唾棄。

總召傅崐萁說,從5月17日到昨天24日,歷經三次立法院院會,展開了從民國38年以來,歷經75年後第一次有機會對國會議員職權行使,有突破性修正,讓中華民國立法院能和世界民主國家銜接,擁有成熟運作的聽證、調查權等,讓國會有能、人民有權,讓國家政治發展和政府更廉潔、更有效率。

傅崐萁指出,中華民國的國會改革,已經晚了75年,從5月17日開始正一步步朝向改革邁進。民進黨過去一再強調,國會要有聽證、調查權,這也是民主國家成熟運作的展現。國民黨團正急起直追時刻,卻看到民進黨忘卻8年來對人民的承諾,8年來對國會改革紋風不動,沒有提出相關修正法案,背棄對人民的承諾。

傅崐萁表示,國民黨團在第11屆第一會期正式推動國會改革法案,只看到民進黨發動網軍側翼鋪天蓋地對國民黨抹黑抹紅攻擊、扭曲事實。傅崐萁說,賴清德總統18日凌晨在臉書上提到要國會改革、要程序正義、完整討論的內容,國民黨團表示感謝,也對昨晚聚集在立院周邊關心國會改革進度的群眾表示感謝,相信國人透過網路直播和新聞媒體報導,都很清楚知道國會改革法案的過程,是經過一次全天討論、2次公聽會、1場專案報告,以及超過4次以上的韓國瑜院長召集的政黨協商。

傅崐萁直言,24日挑燈夜戰的審查過程,民進黨將近70次的意見表達,卻少對實質修正條文內容發言,幾乎都侷限在人身攻擊和不是事實的抹黑。國民黨團非常遺憾這就是執政黨展現的格局,執政黨應該回應人民殷殷期盼國會改革的聲音;國民黨團也對賴清德總統在臉書上內容,深表遺憾。

傅崐萁認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當中,有18條按照民進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4條按照三黨團再修正動議通過,換句話說,共有22條是依照民進黨團版本通過,哪裡來的黑箱?又哪裡來民進黨沒有參與逐條討論和修法?傅崐萁再次呼籲賴清德總統,不要在台灣內部找敵人,朝野應該要和諧一同推動改革。

傅崐萁強調,過去8年的風電貪汙腐敗、進口雞蛋變成臭蛋、8千多億貴買疫苗、快篩試劑由小吃店進口等等,這麼多匪夷所思的貪污腐敗,難道人民不該有權知道真相嗎?傅崐萁提醒賴清德總統,家和萬事興,不要在台灣內部找敵人,包括28日的議程,以及31日新任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施政報告,讓國家正常運作,才是朝野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

書記長洪孟楷表示,在賴清德總統深夜臉書內容當中提到,「國會應該重視這些聲音,盡速恢復正常運作….」那麼,要請教賴清德總統,是誰不讓國會正常運作?是誰不用正常的議事規則開會?在野黨漏夜在議場前排隊是為了開會,佔主席台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韓國瑜院長,讓會議能夠順利進行。

洪孟楷再問,國民黨立委希望能夠回到座位上用表決器投票,但自始至終都是民進黨團不願意這麼做。是誰不讓國會正常運作?是民進黨團在5月17日發起9波暴力衝突,沒有一次是國民黨團發起,民進黨團攻擊議事人員,24日還拿氣球帶進議場施放,直到現在,氣球還飄在議場天花板上,讓議事工作人不知該如何收拾。難道賴清德總統也認為,在議場內施放氣球也是國會正常運作的一種方式嗎?

洪孟楷質疑,讓國會正常運作,國民黨團舉雙手贊成、非常樂意,請賴清德總統告訴國人,是誰不讓國會正常運作?除此之外,賴清德總統在臉書感謝民進黨立委、院外群眾時,有沒有聽到高達58%的民意,支持國會制定藐視國會罪的聲音?以及高達6成民眾支持在野黨所提出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

洪孟楷總結,過去8年立法院矮化成行政院立法局,這是主流民意所不願再見到的,賴清德總統在未來的4年,只願意聽到4成民意?國會改革法案有高達18條是通過民進黨版本,有4條法條是通過三黨共識版本,剩下12條條文,國民黨團在28日會支持民進黨團版本。換句話說,未來三讀後的國會改革法案,有將近一半的法條,是通過民進黨團的版本,請問民進黨,下周二的三讀,還要繼續杯葛嗎?

洪孟楷指出,在第8屆第4會期,當時的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吳秉叡、鄭麗君等人領銜提案,立法院要有調查權的相關法令,明確賦予立法院要有完善質詢、文件調閱,以及聽證制度,連署人更有陳其邁、黃偉哲、林佳龍和柯建銘;難道你們都忘記在野時對國會改革提出的堅持和理想嗎?

洪孟楷送給賴清德總統一句話:「在野對執政嚴厲的監督,是偉大國家人民的象徵。」希望賴清德總統能夠聽得進去,以台灣主流民意為你心目中施政期待。2024/05/25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