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 綠節節敗退 國人對法官沒信心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發表七月民調報告,主題是「政治新局、憲政風暴與台灣人對國家公務員的感覺」,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二基本上對大法官獨立自主性有信心,五成沒信心;此外,今年二月開議以來立法院風波不斷,但在國會藍白合作居絕對多數的引領下,民進黨節節敗退。

主要研究發現:
一、關於國人對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涉嫌收賄一事,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感到意外,四成四不意外。

二、關於鄭文燦涉貪案是否降低國人對民進黨政府信任感,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三成九覺得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捲入涉貪案會嚴重降低其對民進黨政府的信任感,四成一不這麼認為。

三、關於國人對6/21日立法院推翻行政院覆議案的態度,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三支持立法院維持原決議,二成八不支持,二成九沒意見、不知道。

四、關於憲法法庭若對「立院職權新法」做出暫時處分的民意反應,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若憲法法庭最後做出「暫時處分」的決定,五成一大致上能接受,
二成七不能接受。

五、關於憲法法庭若做出「立院職權新法違憲」的民意反應,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若憲法法庭最後做出「立院職權新法違憲」的判決,四成九大致上能接受,三成三不能接受。

六、關於國人對司法院大法官獨立自主性的信心問題,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二基本上對大法官獨立自主性有信心,五成沒信心。

七、關於賴清德總統的聲望,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五成大致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三成一不贊同,一成九沒意見、不知道。

八、關於卓榮泰內閣施政表現的民意反應,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六大致上滿意卓榮泰內閣整體施政表現,三成不滿意,一成五沒意見,一成不知道/拒答。

九、關於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三成三支持民進黨,二成一支持國民黨,一成六支持民眾黨,其他小黨合計4.9%,二成五中性選民。

十、關於台灣人對一般行政官員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五成一對一般行政官員大體上是欣賞和肯定的,但也有四成存有反感。

十一、 關於台灣人對法官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約四成一大致上對法官是欣賞和肯定的,但也有五成存有反感。反感的人比好感的人多9.5 個百分點。

十二、關於台灣人對檢察官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五成四對檢查官大體上是欣賞和肯定的,三成四存有反感。好感的人比反感的人多20 個百分點。

十三、關於台灣人對政府稅務人員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六成四對政府稅務人員大體上是欣賞和肯定的,二成三存有反感。好感的人比反感的人多31個百分點。

十四、關於台灣人對軍人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高達六成六對軍人印象良好,二成六不覺得好。好感的人比反感的人多39 個百分點。

十五、關於台灣人對警察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高達七成一對警察大體上印象良好,二成四不覺得好。好感的人比反感的人多41 個百分點。

十六、關於台灣人對情治單位人員的感覺,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七對情治單位人員大體上是欣賞和肯定,三成二存有反感。好感的人比反感的人多15.6 個百分點。

背 景:
過去一個月,最驚動台灣社會的事件,無疑是7 月11 日傍晚六點多,桃園地方法院裁定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羈押禁見。這件驚動全社會的司法案件,是從7 月6 日清晨,桃園地檢署向法院聲押禁見鄭文燦開始的。

這是一起當紅綠營權貴陷入貪瀆疑雲案,當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經偵訊後,桃園院檢咸認鄭文燦涉嫌重大,但究竟應不應羈押禁見?院檢看法南轅北轍。檢方認為應立刻羈押禁見,院方認為交保候傳即可。因此,從7 月6 日清晨到7 月11 日傍晚,桃園地院一共開了三次羈押庭,最後做成羈押禁見的裁定。

鄭文燦涉貪案可能只是一樁地方行政首長的貪瀆案件,但因為鄭曾是蔡英文執政團隊的要角,甚受蔡前總統寵信,一度被拱成接班不二人選。涉貪事件發生,重創民進黨已經不怎麼清廉的形象,也嚴重腐蝕民進黨政府的被信任感。台灣人究竟怎麼看這件貪腐事件?令人好奇。

自今年二月一日新國會開議迄今五個半月,在野勢力在國民黨與民眾黨攜手合作下,推動國會改革立法,包括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人事同意權行使、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會、以及刑法增訂公務員藐視國會罪,引起執政的民進黨強烈反彈,指責那是國會擴權而非改革。從此立法院風波不斷。但在國會藍白合作居絕對多數的引領下,民進黨節節敗退。

5 月28 日立院三讀通過相關修法。隨後,行政院在賴清德總統支持下提出覆議案,6 月21 日立法院審議行政院覆議案,最後以62 比51 票維持原決議,行政院覆議案不通過。但民進黨不服,接著由總統府、民進黨立院黨團、監察院、行政院等四機關向司法院憲法法庭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於是,這波國會改革戰場轉進憲法法庭。15 位大法官組成的憲法法庭最終判決為何?國人對憲法法庭可能做出的判決會怎麼反應?全國民意最新動向為何?台灣人對大法官的獨立自主性有信心嗎?民進黨終將在最後民意戰場上扳回一城嗎?在野黨費時長達半年的國會改革工程會功虧一簣,白忙一場嗎?值得探究。

最後,有關「國家」或「國家機器」(the state)的研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再度成為當代政治學、政治社會學或比較歷史學的顯學。主流的學術思想是從韋伯(Max Weber)的理論觀點出發去探討相關的現象。在此,暫且不深入討論相關的、艱深的學術論述,我們只從韋伯對國家的界定談起。他說:「國家是一種強制性的結社,它主張對其領土和領土上的人民有控制權。」而行政的、司法的、稅收的和強制的組織就是國家的核心。研究人民對這些國家機器象徵的印象或感覺,可以顯露出國家機器和人民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2017 年4 月是我們第一次,時隔七年後,我們再做第二次全國性調查,可以進行有意義的比較。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4 年7 月8-10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73 人,市話753 人,手機320 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9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2024/07/16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