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古天樂(前)和林峯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首度衝突戲。(圖/華映娛樂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何止精彩絕倫?從頭到尾沒有一場冗戲!何止歎為觀止?幾乎每場打戲設計都是教科書!《九龍城寨之圍城》改編自余兒的原著小說《九龍城寨》,以及司徒劍僑的同名漫畫,故事敘述身懷絕技的偷渡青年陳洛軍被陰暗勢力追殺,走投無路下闖入當時風聲鶴唳如同法外之地的三不管地帶(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九龍城寨,卻不曾想到因為他一個人的到來,掀起圍城內牽涉兩代的恩怨情仇,一場毀滅式的歷史翻頁壯烈地登場。曾以《智齒》、《命案》樹立獨特風格的導演鄭保瑞更臻成熟,在這部投資三億港幣、動員橫跨幾代巨星如洪金寶、郭富城、古天樂、林峰的超大型野心之作中,從視覺到武打,展現了幾近鬼斧神工的完成度和駕馭能力,五月上映後叫好叫座,一時之間熱火朝天。

堪稱香港電影沉寂多年後蓄積的能量一口氣鋪天蓋地大爆發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極短時間內掀起始料未及的市場迴響,香港的票房已破5000萬港幣,「香港影史票房排名」的名次從第42名、第22名、第17名(還在迅速攀昇中),奇蹟似地逐日傳回捷報,大陸的五一長假黃金檔雖已落幕,《九龍城寨之圍城》的票房在口碑爆棚的發效作用下卻剛猛挺進,排片量甚至不降反昇到了19.5%,足足上翻兩倍多,賣座累積即將飆破五億人民幣大關,網路上從故事細節到武打招式,從角色到卡斯,莫不引起熱議,聲勢一發不可收拾,實打實地成為封神的現象級爆款。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72歲的洪金寶在《九龍城寨之圍城》當中依然親身上陣演出動作戲。(圖/華映提供)

《九龍城寨之圍城》的故事情節過於簡單、《九龍城寨之圍城》的人物設定過於符號化、《九龍城寨之圍城》的衝突轉折來得過於粗暴、突兀,但這一些,卻絲毫不減損他足以超越「娛樂爽片」的評價地位。因為他在電光石火的節奏中不忘關照了人性的真實,因為他在高潮迭起的場次啣接上依舊容納了感動人心的精神主題。電影開頭,男一號陳洛軍由偷渡、搏擊、遇難到闖入城寨的一大段戲,拳拳到肉的武打戲不是用來刺激腎上腺素,不是用來浮誇眩目(炫技),而是在徹底絕望中拼死一搏,那個瑟縮在城寨陰影角落還咬牙硬撐的「求生」意志,異常悲壯,異常動人,「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的意念讓所有的武打場面都產生了沉甸甸的「必要性」,所有投注在武打鏡頭的用心,便都不再只是用來「取悅感官」的手段,誰忘得了林峰一個人睡在森冷屋簷上的畫面?又有誰忘得了那悄悄用桿子遞過來的食物與溫暖?幸得這樣的細節時不時穿插其間,九龍城寨中居民眾生態描寫的戲份雖不多,但城寨居民在處境碾壓下的從容與頑強,危難扶持,相濡以沫,卻是在通篇出神入化的視覺饗宴之餘,真正讓人過目難忘、刻骨銘心的。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九龍城寨之圍城》以「九龍城寨」被拆之前的80年代做為故事背景。(圖/華映娛樂提供)

《九龍城寨之圍城》以「九龍城寨」被拆之前的80年代做為故事背景,但脫胎自人氣小說、漫畫的IP改編先天具備了「取自現實,架空現實」的天馬行空,也由於製作、創作的能量強大,拍攝的最終成績驚世駭俗,種種現實對應的真確、合理與否便被允許了藝術呈現的模糊空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港、陸票房接連開出紅盤,其跨世代、跨族群、跨年齡段的集體共鳴,共鳴的點卻落在不同的焦點,尤其甚堪玩味。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九龍城寨之圍城》讓港式武打的風華再次極致展現。(圖/華映娛樂提供)

一個城寨,各自表述。年輕世代的觀眾將片中凌越人類極限的中國武術看待成漫威宇宙SUPERHERO般的特異功能,曾經趕上80、90年代港片風靡兩岸三地鼎盛時期的觀眾感嘆「黑社會班師回朝了!」,然而,還有更資深的影迷們卻津津樂道,其實早在幫派電影之前,香港電影曾經在60、70年代,存在過更直觀、更血腥,也更直擊人心的「武俠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中對於新世代觀眾來說的「眼界大開,見所未見」,若往深裡梳理,不論情節結構的起承轉合、不論人物血性的義理思維、乃至整體世界觀的建構,卻清晰可見昔日張徹武俠電影的美學與脈絡(《獨臂刀》、《雙俠》、《鷹王》、《遊俠兒》、《保鏢》……),外在科技、視覺、武打特效的元素增加了,但內核的那股子精氣神,卻是穿越時代的種種汰洗、跌宕再一次回來了!

那個在張徹、狄龍、姜大衛、鄭佩佩…電影裡「以粗暴的美學狂寫浪漫,以粗糙的情節完善人格」的老派武俠,樸實極簡,爽辣犀利,被傳神地運用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一個電影刻劃一個江湖,鮮血淋漓,卻馥郁如花,不必停下來思考,卻自證感悟。這一輩因為沒看過而驚呼連連的東西,其實是上一輩差點散落的璀璨回憶和無盡鄉愁,這種「一個作品,各自投射」的觀影經驗是罕見的,也是唯有真正在不同電影年代親身經歷並心懷敬畏、感念的創作者才能締造出來的。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九龍城寨之圍城》城寨四少,右起林峯、劉俊謙、 張文傑、胡子彤。(圖/華映提供)

去年,《富都青年》的「富都巴剎老社區」讓人目睹、參與了邊緣眾生的窘迫、無奈,賺足無數人感同身受的熱淚;今年,《九龍城寨之圍城》以過億港幣搭建的「九龍城寨」還原了香港這個特殊界域,在某個被歷史秩序遺忘的詭譎節點所存在的,三不管法外時空;前者以紀實文學的筆觸,鏡像了現實人生的殘酷、卑微命運的不公,後者則更多像「納須彌於芥子」的抽象意境,前者是一個見生見死的微型社會,後者則是一個磅礡旅程的故事載體。前者可貴在悲憫宿命的有血有肉,後者可敬在以虛擬的想像成就史詩的視野格局,同樣都是不可多得的,以舞台形塑的成功而「凝聚繁多戲劇元素,唯一凸顯核心主題」的斐然案例。一方天地,波瀾壯闊,讓「舞台」本身就具備了「主角」的厚重與光芒,成立了讓人神往並且深思的獨立生命。

《九龍城寨之圍城》終將成為光照影史的一則神話,其堪稱開天闢地、登峰造極的武打場面居功最偉。電影工業百年長河,不同國家各有其旗幟鮮明也膾炙人口的獨特印記,好萊塢電影之發達繁茂再怎麼傲視全球,卻永遠拍不出印度寶萊塢慶典般的歌舞昇平、韓式驚悚如《原罪犯》、《追擊者》的窒息感與代入感、日式恐怖片如《七夜怪談》、《咒怨》留白式浮世繪般的鬼氣森森…,而香港邵氏武俠電影震撼人心的輝煌一頁(還記得昆汀塔倫提諾是怎樣在《追殺比爾》裡硬生生加上那邵氏的盾牌片頭,做了影迷式的致敬?),再次被以更狂暴、更極至、更功力盡顯的悲壯力道炸出石破天驚的嶄新局面,《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武打設計綿密、絲滑、從頭打到尾,目不暇給的動作場面生猛粗獷卻又如詩如畫、行雲流水,其創意、其犀利、其眼花撩亂,其銀幕穿透力之匪夷所思,已然非筆墨可形容。


柯志遠「影評」/《九龍城寨之圍城》
《九龍城寨之圍城》片中人物眾多,卻能做到「人人有戲,過目難忘」。(圖/華映娛樂提供)

《九龍城寨之圍城》片中人物眾多,卻能做到「人人有戲,過目難忘」,一大部份原因還來自於每個人在打戲中都被給足了光芒萬丈的發揮,從被大陸網友膩稱為「城寨F4」的陳洛軍、信一、十二少、四仔,身手鬼魅般飄忽的城寨之主「龍捲風」古天樂,氣場排山倒海的「大老闆」洪金寶,到陸續客串登場的郭富城、任賢齊…,無一不擁有「辨認度」十足的武功套路,當年《天涯。明月。刀》傅紅雪對決公子羽,先闖琴、棋、詩、畫四大高手的栩栩景象,依稀又躍然眼前。

《九龍城寨之圍城》武打設計之所以值得單獨認真來看,是因為它不再只是點綴或附屬,戲中角色甚至因此而立體、豐穎,被賦予了個性與靈魂。最後「王九」的「硬氣功」,更一舉肩負了整個電影劇力萬鈞的最高潮,實質扮演了黃金比例「五幕劇」總結戲劇張力爆發的最關鍵地位,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至於有觀眾覺得這一趴的渲染、放大程度貌似過於超越現實(其實整個電影無處不是「超現實」呀!),但深入推敲細節,其實「硬氣功」有潮汕地區的「神打」做為基礎原型,在「盂蘭盆節」引神上身,不同於刻板定義的「金鐘罩,鐵布衫」,其細節考據,有其用心,在此提供給您做為參考。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膝關節/《非紳士特攻隊》原來他是詹姆斯龐德真人版?


名家論壇》膝關節/《噬血芭蕾》綁架綁到吸血鬼?內容反轉又反轉


名家論壇》柯志遠/《淚之女王》可愛爆錶的豪門非狗血劇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