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埃及斑蚊蟲卵最快6天羽化成蚊 每週定期巡倒清刷 維持低病媒蚊密度 才能有效防範登革熱發生 經查獲孳生病媒蚊最高處新臺幣15,000元罰鍰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高雄市濕熱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

台灣環境有害生物管理協會理事長暨高雄大學白秀華教授表示,「埃及斑蚊」蟲卵在32度的高溫下最快只要6天就可以從卵孵化、羽化成病媒蚊,成蚊常常要吸3-5次(人)的血才會吸飽,喜歡棲息在室內、人工容器,傳播力強且性喜人類居家環境,更是造成高雄市登革熱社區傳播鏈的主角。

白教授補充說明,發生登革熱的三要因素,人(宿主)、病毒、病媒蚊,只要減少其中一項的數量,就可降低流行的機會,但前兩項的數量無法減少,剩下唯一可以積極努力的就只有降低病媒蚊數量,這就是為什麼預防登革熱最根本的方式是清除孳生源,唯有環境中維持低病媒蚊密度,疫病發生的風險才會較低。

衛生局統計今(113)年1-5月高雄市病媒蚊密度調查結果,共查獲845個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幼蟲(孑孓),違規態樣以「桶缸盆甕」(32.8%)佔最多、「花瓶花器」 (17.4%)次之,此外,各式底盤、帆布皺褶、久未使用的馬桶、輪胎等也都是常見的孳生源,近期衛生局亦查獲飼養烏龜的水箱因疏於換水而孳生大量病媒蚊的情況。

提醒民眾,只要能盛水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積水孳生病媒蚊,住家屋頂、陽台、庭院、騎樓、防火巷、屋後溝,可能積水的物品,如桶缸盆甕、輪胎、屋簷溝、保麗龍、帆布、久未使用的馬桶、陰井等都是民眾常會忽略且常見發現孳生病媒蚊之處。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氣溫炎熱且受鋒面影響降雨頻繁,有利於病媒蚊孳生,請民眾主動落實巡查環境,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經查獲孳生病媒蚊最高處新台幣15,000元罰鍰。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