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推動數位轉型建構智慧防災 利用科技因應氣候變遷強化應變能力

行政院已核定新一期「水災智慧防災計畫」,5年投入30.9億元經費,強化科技防災的能量。經濟部水利署近年以人工智慧AI技術,以及行動創新(active and innovative)方法,基於氣候變遷未來環境預測,透過問題評析結果解決及延續前期計畫成果之應用,完備智慧防災應變機制提升大規模水災應變能力,強化科技防災能量,以確實地掌握氣象與水情變化,快速進行災害警戒通報,精進防減災技術及服務,強化全民防災承洪韌性,以減少人民遭受災害損失。

水利署說明,新一期計畫延續前期並整合過去累積發展成果,運用智慧防救災量能及決策支援效能,推動數位化管理水災風險圖資及淹水潛勢圖資、整合應用創新技術(AI、5G、IOT、影像辨識)推動創新防災數位轉型,目前已提升未來6小時洪水預警準確度,同時擴大全國智慧防汛網絡監測站廣度及密度達1,200站及提升民間災防能力,並利用行動水情APP、LINE BOT迅速災情資訊傳遞至第一線防災人員,提升整體防災應變量能及建立社區、民眾對極端災害風險認知,以逐步完成足以因應大規模水災減傷亡、少災損目標。

水利署表示,目前已設置2,072部淹水感測器及水情影像雲端平臺收集收集8,769支攝影機影像,即時監看AI辨識淹水資訊,隨時可支援進行抽排水任務之大型移動抽水機共1,676部及1萬9,500多公尺防水擋板,預先布署於全台各地,易淹水地區成立544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及1,477位防汛護水志工,加上企業合作共同執行及協助在地水利防災工作,初步完成推動智慧防救災及基礎建立之階段任務。

水利署也強調,防災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續完備各項計畫,落實於防災整備行動,防汛期間降雨預報有其不確定性,也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注意水溝蓋及排水孔清理,上下班出門前留意氣象預報及水情警戒資訊,避開淹水區域。可透過防災資訊服務網(https://fhy.wra.gov.tw)、行動水情APP及免付費電話0800-079-579(你去救、我去救)等防災避災工具,多一分警戒,少一分災害。

水利署發言人:王副署長藝峰
e-mail :a15w240@wra.gov.tw
辦公室電話:(02)37073000 行動電話:0933-012183

承辦單位:水利防災組 副組長 林震哲
e-mail :jjlin0116@wra.gov.tw
辦公室電話:(02)37073121 行動電話:0928633286


延伸閱讀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