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 致患者意識混亂疑似失智症
〔焦點時報/記者陳允得報導〕近期一位82歲邱爺爺,起初因脊椎退化安排入院手術,但住院期間,醫師發現該患者意識混亂,家屬以為是長輩失智症造成。經嘉榮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蔡孟洋診斷後,進一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爺爺的腦部有「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經由即時手術處理後,邱爺爺也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事後邱爺爺對於人、時、地也能開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爺爺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頭而造成的症狀。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蔡孟洋表示,當長輩在家中發生以下情形請多注意:頭痛、嘔吐、食慾變差、視力模糊、單側肢體乏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徵象或是記憶力喪失、步態緩慢、尿失禁,也許有失眠、日夜顛倒、精神異常表現而被認為是有失智症、知覺失調症或是疑似中風;更嚴重的情況會出現意識不清、嗜睡、昏迷,讓人懷疑有急性顱內出血的問題,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時間超過三週導致腦部積瘀的血塊或血水而造成上述情形。
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在影像檢查診斷方面,經由頭部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分辨,在評估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診過程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佔1/2或1/3左右,那是因為大多這類患者本身都有大腦退化記憶缺損,或者是距離受傷日期已有一段時間,患者早已不記得,或者是顱內壓的升高而使得大腦回憶不起先前頭部受傷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部外傷的情況非常輕微,讓病人不在意,也忘記了自己過往有頭部外傷的經歷。
在治療方面,一但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就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神經外科醫師會在頭骨上面鑿洞約一至二個洞,也就是顱骨鑿洞術,需要劃開腦部切開硬腦膜而引流下面的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這些引流出來的血水,外表看起來像是黑褐色的機油或醬油一般,而在手術完之後,病人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水。如病人經顱骨鑽孔引流手術就可痊癒,有少部分會有殘存血水或復發的患者,就需要進一步做開顱手術,將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內膜打開來,使大腦能夠膨脹起來,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蔡孟洋主任說明到,面對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在年長者上很容易被誤診或延遲診斷原因主要有二個: 一、它的臨床症狀是多樣性,因此常常被診斷失智症或是其它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疾病。 二、年紀大的病人,常常因為步態不穩,無人注意而跌倒,且未被發現而造成頭部外傷,若能經由早期的診斷,再加上手術治療,預後可說是相當的良好;然而若被延誤診斷,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是診斷「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最快速且正確的顯像工具,即早診斷、即早治療,可以讓患者生活品質提升,恢復原先的生活狀態。
- 記者:焦點時報 郭嘉良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