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警察也能抓詐騙:宅配司機的暖心攔截

不是警察也能抓詐騙:宅配司機的暖心攔截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您的包裹,是不是在臉書上的平台買的呢?」這句話,宅配司機林先生已經不知說過多少次。有人笑他雞婆,但他從不在意,因為這樣的一句話,已經替不少人擋下詐騙,保住血汗錢。

身為一位宅配司機,林先生每天在街頭巷尾穿梭,除了準時把貨送到,更在意的是收件人的安全感。當發現包裹有疑點時,他總會主動關心一句,特別是來自不明購物平台的商品。他會提醒收件人:「您可以先看一下包裹外觀和單據喔!」並進一步說明哪些平台容易出現詐騙包裹,也鼓勵大家在正規平台購買,可以申訴、退貨、退款,才比較安心。

林先生也不吝惜分享退貨的流程,耐心教導如何應對可能的詐騙。他說,這些不是份內的事,但他看太多受害案例,只希望能幫一個是一個。

他曾經成功阻止過一件高達20幾萬元的詐騙包裹,幫助客人保住整筆錢。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上個月攔下的另一件詐騙案。

當時,他手上有五件包裹,總價約50萬元,準備送達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手上。林先生敏銳地察覺有異,於是詢問爺爺是否認識寄件人,結果對方語氣吞吐、不願多談。後來得知,爺爺甚至還跑去郵局一次提領50萬現金,雖然被行員關心詢問,卻還是沒被阻止。

「爺爺不太想講,我當下真的很擔心。」林先生說,他將包裹先交給爺爺後,立刻想盡辦法聯絡到他的家人。最終在一天內完成退貨流程,也順利把50萬元的現金取回,成功阻止了這場看似平常、卻險些造成重大損失的詐騙。

他也提醒大家要留意以下三大高風險情境:1. 來自不明或陌生購物平台的包裹;2. 使用LINE等通訊軟體進行的投資邀約;3. 自稱帥哥美女主動搭話、加好友的聊天邀請。

「這些情況,99%都有詐騙的可能性!」他語重心長地說。林先生不願曝光真名,只希望這些故事能讓更多人警覺。他不是警察,卻用行動守護每一位收件人,用一份宅配司機的溫暖與責任感,為社會擋下一次次危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