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發布大股東減持股份新規 被指為史上最嚴

中國證監會24日發布有關規範大股東及上市公司董事等高層減持股份行為的新規,當中增加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前預先披露的義務,及防範「假離婚」等繞道減持行為。陸媒形容這是「史上最嚴」的減持新規。

新京報25日以題為「史上最嚴減持新規落地,全面封堵各類『繞道』減持」報導,指中國證監會24日正式發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及「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4日起實施。

「減持管理辦法」共31條,主要有3方面,一是嚴格規範大股東減持,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破發(股價跌破初始發行價格)、破淨(股價跌破淨資產價格)、分紅不達標等情形下,不得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減持股份;增加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前的預披露義務;要求大股東的一致行動人與大股東共同遵守減持限制,以防股東「打散持股」,規避減持限制。

二是有效防範繞道減持,要求協議轉讓的受讓方鎖定6個月;要求因離婚、解散、分立等分割股票後各方持續共同遵守減持限制,以防「假離婚」等繞道減持;禁止大股東融券賣出(投資人向券商借股票然後賣出)等。

三是細化違規責任,可以責令違規減持的股東購回股份,並向上市公司上繳價差等。

中國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上述2項新規是資本市場監管的重要舉措,強化大股東進行大宗交易減持前的預先披露,防範繞道減持,有助防止大股東利用訊息優勢進行不當減持,對股價造成不利影響,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他表示,新規加強規範大股東及董監高層的減持行為,有助打擊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推動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提振投資者的信心,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第一財經25日報導,今次是新「國九條」下,監管機構發布減持新規,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

今年4月中國官方發布相隔10年的第3個「國九條」,以強力監管股市防範風險,強調堅持和加強黨對資本市場工作的全面領導,打造監管鐵軍嚴打操縱市場及處理股市波動機制問題。

新「國九條」也是有「券商屠夫」之稱的吳清,今年2月接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發布。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