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辦亞洲高效能運算研討會 聚焦軟硬體發展趨勢

國網中心今天表示,台灣憑藉在全球半導體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技術實力,成為本次「亞洲高效能運算研討會」主辦國,研討會聚焦人工智慧(AI)與新興技術等5大核心論文主題,探討高速計算的軟、硬體發展趨勢。

國網中心指出,研討會匯聚全球200多位專家學者,包含TOP 500排行榜發起人唐傑拉等人。TOP 500計畫主要是針對全球已知的超級電腦系統,做出排名與介紹。

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高效能運算(HPC)盛會「亞洲高效能運算研討會」(HPC Asia 2025),2月19至21日由國科會所屬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辦,以「晶片驅動的HPC探索與創新」為主題,邀集全球200多位頂尖專家學者,探討高速計算的硬體和軟體發展趨勢,以及晶片技術在高效能運算領域的關鍵角色。

國網中心表示,HPC Asia 2025是深化國際合作、展示技術優勢的重要平台,台灣憑藉著在全球半導體與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技術實力,成為本次大會的主辦國。

大會主席、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表示,HPC Asia 2025是台灣與國際HPC社群交流的重要契機,期望透過這次會議串聯全球HPC專家,深化台灣在半導體創新的經驗和優勢,並延伸至高效能運算的突破與發展,一起推動高效能運算技術創新。

國研院院長蔡宏營表示,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系統中,憑藉在半導體製造與晶片設計的領先優勢,正推動高效能運算技術的創新發展,而晶片結合不斷精進的HPC能力,將創造令人振奮的跨領域協同效應。

美國田納西大學名譽教授唐傑拉(Jack Dongarra)在會中剖析全球超級電腦發展趨勢,強調無論是硬體設計還是演算法,都在不斷演進以滿足應用需求。

唐傑拉表示,高效能運算對科學進步與解決人類複雜問題至關重要,但也面臨不斷追求更快、更精確解決方案的挑戰,因此最佳化運算架構以提升計算效能與能源效率,並在變化迅速的計算環境中實現最佳硬體利用率,始終是高效能運算領域不變的核心。

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主任侯拓宏指出,晶片技術與高效能運算密不可分,隨著晶片微縮技術發展、新設計架構如專用加速器(ASIC)、高頻寬記憶體(HBM)與先進3D/5D封裝發展,HPC的運算效率與能源效能將大幅提升。

侯拓宏強調,晶片技術與高效能運算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正向循環,先進製程與異質整合技術將是推動高效能運算突破的重要關鍵,反過來半導體製程的發展也將受惠於高效能運算的精進,助力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與生產力提升。

HPC Asia 2025涵蓋5大核心論文主題,包括HPC系統與軟體、大數據與可視化技術、AI與新興技術、效能建模與優化,以及處理器與加速器架構創新。技術展示區邀請新加坡國立超級電腦中心(NSCC)、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等國際頂尖機構,以及本地企業展示最新HPC技術與應用,促進產學交流與國際合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