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變黑金,塑膠也能變電池!

電動車雖掀起了綠色科技,然而開發電池造成的「血鈷」、「妖鎳」等問題,甚至電池廢棄的污染,都讓電動車背負原罪。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電機工程教授Mihri Ozkan表示,預計2040年路上跑的車輛會有30%是電動車,將來電池材料會是一大挑戰。另統計全球至今已產生超過100億噸的塑膠垃圾,每年更以4.3億噸的塑膠垃圾量,持續加重地球的負擔,若電池或是儲能系統的原料能來自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或是塑膠,不僅能降低成本,也可以讓製造過程更加永續。


對此,UCR團隊瞄準現在各國頗為頭痛的「白色污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 首先將常用於寶特瓶、光碟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膠溶解

  • 再以靜電紡絲(Electrospinning,電紡)方法,用電荷從液體中抽出微米或奈米大小、極細的纖維,在火爐中將塑膠碳化

  • 最後將碳化的塑膠材料與黏合劑、導電劑混合後做成鈕扣電池的形狀,製成超級電容


  • 由於超級電容充放電時間極短,功率密度跟循環次使用次數表現皆不錯,應用範圍遍及科研、能源供應與車輛,隨著將塑膠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成儲能裝置,UCR團隊已經邁出第一步,相信這項研究具有環保與經濟優勢,為將來的研究與開發提供更多機會,不僅可阻止白色污染蔓延,同時具備永續經濟價值,一舉兩得。



    白色污染變黑金,塑膠也能變電池!


    這篇文章 白色污染變黑金,塑膠也能變電池! 最早出現於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