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眼眼妝恐造成乾眼症惡化! 預防乾眼症首重用眼習慣

電眼眼妝恐造成乾眼症惡化! 預防乾眼症首重用眼習慣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許多愛美女性會化眼妝增添電眼魅力,然而,化學成分殘留的眼線或睫毛膏若未卸除乾淨,易導致眼瞼發炎,進而影響瞼板腺分泌油脂,造成瞼板腺功能障礙,甚至使乾眼症惡化,不可不慎。


乾眼症類型不只1種 門診觀察缺油比例占多數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院長林于皓醫師表示,乾眼症最常見的症狀並非單純「乾」而已,還會出現酸澀、疲累,灼熱感、怕光以及視力模糊等,這些症狀不易讓人立即聯想到是乾眼症,另外,眼睛紅、癢和酸,甚至覺得眼睛睜不開,也是乾眼症的表現之一。淚膜構造可分成3層,由內而外分別是黏液層、水層和油脂層,乾眼症的成因可分為以下類型:


▸缺水型:主要是淚液缺乏引起。常見於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人,容易出現中間的水層製造的淚液不足,進而引發乾眼症。


▸缺油型:這類型常見長期使用電腦的3C族群,佔乾眼症患者大宗,還有化妝後卸妝不乾淨,致使油脂層出現異常,當缺乏油脂保護,淚水就容易蒸發。油脂層異常的來源便是瞼板腺阻塞出現功能障礙,瞼板腺製造的油脂,無法順利排出,引起發炎反應,情況嚴重時,瞼板腺就會罷工不再製造油脂,導致功能喪失,淚水品質變差。


▸混和型:一般來說,乾眼症患者多屬於缺水合併缺油的混和型態,有些人缺油為主、有些人以缺水為主,但在門診中缺油比例占多數。


乾眼症2大檢查檢測! 這些乾眼症症狀該提高警覺


臨床上乾眼症的診斷有2項檢查,「乾眼症測試」是使用試紙放置於眼瞼和眼珠中間部位,以收集分泌的淚水量來判定;「淚膜分解時間」主要是了解缺油的狀況,將眼睛點螢光染色劑,在特殊的裂隙燈下觀察,患者眨眼後張開眼睛,如果小於5秒內淚水就乾掉,就表示有乾眼症。


林于皓醫師指出,乾眼症狀的表現主要在早晨起床後,患者主述張開眼睛後有撕裂感和異物感;眼睛經過一整天的使用,到了下午、傍晚時分,開始感覺視力變得模糊並出現灼熱感,這2個時段最容易感覺眼睛不適。倘若嚴重乾眼症,則眼睛一整天都會持續不適。


乾眼症使用人工淚液緩解 自體血清點眼液加強修護


依照乾眼症嚴重程度不同,初期建議使用補水、補油的人工淚液、熱敷的方式緩解,如果效果不明顯,則可考慮進一步採取100%自體血清點眼液幫助修復,或脈衝光或熱動力治療法促進疏通阻塞的瞼板腺。


林于皓醫師說明,自體血清點眼液是藉由抽取自身血液而分離出的血清,再經過真空填裝製成滴劑,不含人工防腐劑和其他添加物,且自體血清的酸鹼值滲透壓與天然淚液相同,使用時無刺激感。


血清中含有免疫球蛋白A、生長因子、溶菌酶及維生素A,有增強免疫和抗菌的作用,能快速修復角膜。針對反覆性角膜上皮潰爛、持續性角膜上皮缺損,乃至於神經失氧性的角膜炎,有顯著改善。


卸除眼妝有「眉角」 預防乾眼症首重良好用眼習慣


乾眼症反覆發作的患者中,不乏長期化眼妝的女性,林于皓醫師建議,卸妝時可選擇刺激性小、溫和的卸妝產品,並用化妝棉沾取卸妝液輕壓敷著,待彩妝溶解後再進行擦拭,不要過於用力搓揉,避免眼皮受傷;最常被忽略的睫毛根部要以棉花棒輕拭仔細卸除。另外,除非前往海灘或泳池要拍照,否則盡量減少使用較難卸除的防水眼妝產品。


林于皓醫師提醒,「維持良好用眼習慣」是預防乾眼症的關鍵,使用電腦、平板和手機達每20分鐘應休息眼睛,可抬頭望向遠方、調節放鬆眼睛肌肉。再來,記得適時「眨眼」,單純輕碰的閉眼無效,必須完全閉眼起後再張開,才有助淚水分泌。另外,一旦眼睛出現不適,超過1天仍未緩解,應就醫診治,早期介入治療避免病症更嚴重棘手。


# 首圖來源/林于皓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無針水光導入讓美肌升級 皮膚科醫師破解肌膚保養迷思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