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痔瘡之苦 專家帶您認識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痔瘡是很多人都可能面臨的困擾,許多人都聽說割痔瘡很痛,所以遲遲不敢就醫。過往常見痔瘡手術包括傳統的手術切除、橡皮筋結紮、硬化劑注射、訂書釘痔上黏膜切除術(PPH)、痔動脈結紮術(HAL)等,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如今已有更溫和有效的方式來治療痔瘡,其中之一就是雷射痔瘡消融手術(Laser Hemorrhoidoplasty,LHP)。
痔瘡是什麼?傳統痔瘡治療常見的問題
在台灣,痔瘡非常普遍,超過50歲的中年人,大約一半以上都曾經歷過痔瘡的困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營東醫師表示,痔瘡的成因包括:
- 反覆便秘或腹瀉,導致上廁所用力過度
- 如廁時間太長,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 肥胖或懷孕造成的腹腔壓力升高
這些因素會讓肛門周圍的血管持續受到壓力,血液持續滯留在靜脈叢中,逐漸擴大,最後形成痔瘡。
李營東醫師也提到,在過去,嚴重的痔瘡經常採取手術切除的方式(痔瘡切除術)來根治,而傳統手術是直接將痔瘡組織全部切除,因此術後疼痛相當明顯,而且會持續數週,往往需要強力止痛藥才能緩解;此外,長達2至8週的冗長恢復期也是一大問題。
近年來,除了開刀切除,臨床上也有其他手術方法,例如橡皮筋結紮、硬化劑注射、訂書釘痔上黏膜切除術(PPH)、痔動脈結紮術(HAL)等。然而這些方法都有侷限性,需要多次治療。因此,患者和醫師們一直在期待更舒適且有效的治療方式出現。
新型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誕生 擺脫術後疼痛
隨著病患對手術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型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LHP)」便應運而生。李營東醫師表示,這種手術會將一條細小(約0.2公分寬)的雷射光纖導入痔瘡組織內部,接著發射特定波長的雷射脈衝,使痔瘡內的血管組織受熱凝固,讓腫大的痔塊縮小,並逐漸被纖維化固定在原位。因為雷射能精確地針對病變組織發揮作用,因此不需要傳統的切除,周圍正常的肛門組織幾乎不受傷害。
雷射痔瘡消融手術的優點有:
- 疼痛感輕:因為傷口小,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感較輕微,使用止痛藥的需求減少,大約在術後1到2天就可以正常生活。
- 恢復期短:雷射凝封痔瘡的血管後,不會留下大傷口,多數人在2週內可以完全康復。
- 感染風險低:因為屬於微創手術,感染風險相對較低,也比較不用擔心排便會大量出血。
- 術後照護方便:其他的手術方式因為有大範圍的傷口,因此返家後,往往需要定時用溫熱水進行泡盆,來減緩疼痛,以及清潔排便後不敢用力擦拭的肛門口。但泡盆通常只能在家進行,對繁忙的現代人來說非常的不便。雷射痔瘡消融手術術後無需泡盆,如果手術部位有悶熱感,只需要多沖涼水、或是用保冷袋墊在屁股下,就可以緩解。
因為這些優點,大多數接受過雷射手術的患者的滿意度都非常高。
痔瘡分級影響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適合族群
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傷口小、復原快、術後照護方便,但並非所有痔瘡患者都適合這項手術,需經醫師評估後決定治療方式。李營東醫師說明,此項手術一般適用於中度(II至III級)的內痔患者,或是害怕疼痛、因工作無法請長假的人,可考慮雷射痔瘡消融手術來進行治療。
然而,痔瘡過於嚴重(IV級)的患者可能無法單靠雷射手術來解決,這種情況醫師多半會建議雷射結合其他手術方式(例如加做痔動脈結紮、黏膜固定術等)來進行治療。
擺脫痔瘡困擾 專家建議及早就醫評估
痔瘡雖然惱人,但隨醫療技術進步,治療方式也變得更加溫和。雷射痔瘡消融手術以微創、低痛、快速恢復的優勢,成為許多患者的治療新選擇,一旦發現有痔瘡症狀的患者,建議盡快尋求專業醫師意見,以及早擺脫痔瘡帶來的不適,重獲輕鬆自在的生活!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