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把一件事情做到好。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成為專注力的主人。

孩子的專注力會隨年紀漸長而增加,爸媽可能會認為,孩子大了,就應該會自動自發、專注於該做的事。諮商心理師楊文麗開辦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 10 多年經驗,實務上常常看到孩子無法專心、寫作業拖拖拉拉以及考試粗心大意等。她說:「爸媽一直給 order ,卻沒有幫助孩子鍛練出專注的能力和技巧,」孩子看似不專心,其實是他整理不出該怎麼做。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把一件事情做到好。楊文麗指出,大多數家長只看到學習表現的專注力,十分可惜。事實上,專注力的運用無所不在,且目標可大可小,小至寫作業,大到實踐長遠的個人發展、發揮個人潛能,都需要專注力。

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楊文麗所寫的《專注力訓練,自己來!》一書中提到,家長是教練、示範者的角色,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成為專注力的主人。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方法 1 :引導孩子專注在任務


訓練孩子專注於任務時,一次一項就好,例如整理書包,引導孩子從頭到尾獨立完成它。楊文麗提出,可運用 6 個步驟,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專注於任務:

1. 你的任務是什麼?在任務開始時,確定孩子了解任務。
2. 你有類似經驗嗎?引導孩子回顧過去成功的經驗,提取有效的技巧與策略。
3. 你打算怎麼做?事前計畫,讓任務更加順利完成。
4. 小心謹慎的進行。結合有效的技巧與策略,謹慎的自我引導來進行任務。
5. 停!檢查一下!在任務結束之前,自我檢核最後的結果正確與否。
6. 你做得很好!肯定孩子所做的能力,做不好也沒關係,檢討、修正方法後,再出發。

任務結束時,不斷反問孩子:「這是怎麼辦到的?這當中什麼事很重要?」幫助孩子累積好方法,提升他引導自己、獨力完成任務的能力,並累積「我想要」而且「我能夠」的成功經驗,建立自信。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方法 2 :做「信心功課」


楊文麗上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時,「信心功課」是親子必做的家庭功課。目的是讓孩子透過自我觀察,將自己每天表現最特別的地方記錄下來,學習將注意力焦點放在生活當中,除了讓孩子留意自己如何與外在環境互動,也發現自己正向行為、提升自信。而家長也需關注孩子表現出來的正向特質和行為。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