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好像五臟六腑都要衝出來…竟是腹壁疝氣惹禍!達文西微創修復手術重拾活動

70歲王伯伯已經是我的老病人了,兩年前因為胃潰瘍穿孔腹膜炎接受緊急剖腹手術,目前進食一切正常,但是近來抱怨肚子越來越大,咳嗽、解便等需要腹部用力的動作都很沒力。


咳嗽好像五臟六腑都要衝出來…竟是腹壁疝氣惹禍!達文西微創修復手術重拾活動

「伯伯,那請您躺在床上,把衣服掀開來看看是什麼問題」,我一邊使用酒精乾洗手,一邊扶著王伯伯躺到檢查床上。在衣服下方的,是一個沿著之前手術疤痕、隨著呼吸起伏的小山丘,咳嗽時好像所有的五臟六腑都蓄勢而發衝出來)。

「這看來是典型的切口疝氣,腹壁的缺口量起來約12*14公分,比常見的大螢幕手機還要大,要處理這個問題會需要動手術」。

「需要再把肚子打開動刀嗎?上次不得已開了這個這麼大的傷口,術後躺了好久才有辦法正常活動,如果要再一次這麼大的刀我需要想想」,王伯伯穿著衣服,心有餘悸地回憶起上次因為傷口疼痛、呼吸不順、術後腸胃道蠕動變差等等問題,住了近一個月才得以出院。

「王伯伯,現在腹壁疝氣已經可以使用微創手術治療,所以使用先進的器材就能幫你用打洞的方式就能修補了。」

何謂疝氣

疝氣,台語稱作墜腸 [tuī-tiông],主因是腹壁肌肉有缺口進而造成腹內器官膨出,依形成的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如腹股溝疝氣、臍疝氣)或者手術後發生的切口疝氣。切口疝氣發生率在不同的類型的手術中略有不同,如常見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切口疝氣的發生率約為0.5-3%,一般剖腹術後約12.8-30%,肝臟移植後發生切口疝氣的機會則是高達31.4%。

除此之外,肥胖、高齡患者、男性、術後發生傷口感染等都是增加切口疝氣的危險因子。以往的觀念認為大範圍的切口疝氣比較不容易讓腸道卡住,造成危險的嵌頓性疝氣,因此不需要積極處理。然而腹壁的缺口讓腹部的核心肌群不易維持適當張力,長時間肌肉處於不平衡發力的情況,最終造成軀幹的穩定度不佳,甚至會讓腰椎代償呈現過度彎曲,增加下背部壓力,最終發生腰痠、腹部無力的情況。

腹壁疝氣手術

腹壁疝氣手術不僅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新的疝氣修補技巧提升了疝氣手術的成效,讓外科醫師們更有願意去處理困難的疝氣問題。最早的疝氣修補手術會把裂開的腹壁直接縫合,並且在肌肉上方覆蓋人工網膜提升強度。然而過大的張力容易讓縫合處再次裂開,造成疝氣復發的問題,復發率高達40%。

近期的手術技巧克服了張力的問題,肌肉下襯底式網膜修補術 (retromuscular sublay mesh repair)利用腹壁肌肉原有的分層結構,將腹壁肌肉適當分離後在低張力的情況下縫合修補,最終鋪上大面積的人工網膜重建腹壁結構。肌肉下襯底網膜修補術有效的降低切口疝氣復發的機率至10%,而且日新月異的微創手術也讓病患得以免除大傷口、使用3至6個1公分的傷口就能達到一樣好的效果。

疝氣微創手術

疝氣微創手術包含傳統腹腔鏡以及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根據2023年11月一篇匯集多篇研究的統合分析發現對於腹壁疝氣,達文西手術比腹腔鏡手術可以減少術中腸道受傷機率,降低轉變為開腹手術的機率。對比傳統開腹式腹壁疝氣修補術,達文西手術可以降低整體術後併發症、減少傷口感染機率、減少術中失血量、降低住院天數、降低一個月內再住院機率。

不僅是切口疝氣可以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處理,常見的臍疝氣、腹股溝疝氣也可以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相同概念的腹膜前襯底式網膜修補術 (preperitoneal sublay mesh repair)。達文西機械手臂具有清晰的3D立體視覺,再搭配靈活的機械手臂,讓醫師可以進行精細的手術步驟,提升手術品質。


咳嗽好像五臟六腑都要衝出來…竟是腹壁疝氣惹禍!達文西微創修復手術重拾活動

對比傳統開腹式腹壁疝氣修補術,達文西手術可以降低整體術後併發症、減少傷口感染機率、減少術中失血量、降低住院天數、降低一個月內再住院機率。

結語

王伯伯後來在我的建議下接受達文西微創切口疝氣修補手術,術後休養三天後即順利出院。回診時他滿意的表示,現在腰痠背痛的情況有所改善,平坦的肚子也讓穿衣服不再有困擾)。

自2024年9月1日起,健保開始給付達文西機械手臂疝氣修補術的相關費用,亞東醫院近期從傳統的腹腔鏡手術逐漸轉換至達文西手術,至今已經完成近30台不同難度的疝氣手術。民眾如果有疑似腹部疝氣的問題,可先至一般外科門診找專科醫師討論手術治療細節。



【延伸閱讀】



年後體重狂飆!如何避免溜溜球效應?簡鈺樺營養師:負能量平衡輕鬆享瘦,小心4大地雷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慢性病史陷風險!吳文誠中醫師:3類人早打疫苗,喝茶飲調養



流感和感冒怎麼分?得過流感還會再得一次嗎?流感預防、舒緩方式一次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8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