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變老這麼好!時間多、耐心增、高鐵還有半價⋯林靜芸揭熟齡心態

許多人對「變老」感到焦慮,害怕老化使得病痛纏身。其實,老化的過程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就像葉子隨著季節由翠綠轉黃,我們的身體也會隨著時間和年齡而變化,只要保有正確的心態就能快樂變老。《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變老的好處」,可以從奉獻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原來變老這麼美好

我之前很怕變老,覺得器官逐個變差,骨頭逐塊變鬆,皺紋愈來愈多,很是恐怖。

前幾天回家,我從捷運站爬樓梯出來,過馬路時沒注意紅燈,被現場的警察逮到。我很恐慌立刻求情,警察鐵面無私,要我交證件。他邊核對身份證邊說:「蛤?74歲,這是你嗎?不像!」說得我心花怒放,準備接受罰款。一旁陪同的員警卻宣告「年逾65歲的老人優先勸導」,結果我因為年紀大免罰款,高興了一整晚。

老人多病痛,比我年長的朋友常警告我,不要興災樂禍,等你變老你就知道。我可能先天少一根筋,已經變老,還是很快樂。所謂很快樂,當然不是一直快樂,因為身體免不了病痛,例如坐骨神經痛就煩了我一陣子,但是努力克服之後,知道自己能癒合,知道上帝還會照顧我,變老的美好感又加倍。對吧!如果沒有疼痛,人生真是太平淡了。



變老最大的好處

變老最大的好處其實是煩惱變少。高中之後我最大的困擾是手汗,我沒有膽量嘗試治療手汗的手術,曾經汗多到手會滴水,尤其愈擔心愈是出汗。變老之後忘了害怕,忘了手會出汗,不知何時手汗消失,與人握手常被誇讚手很細嫩,自己愈想愈開心。

變老有捷運打折、高鐵半價的優待,還有許多省錢的好康。我個人覺得變老最棒是人生角色的轉換。《品格》一書的作者大衛.布魯克司說人生前半段是創造履歷,後半段是準備墓誌銘。講白一點,後半段主要是奉獻自己。

哈佛大學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到人們上天堂時,上帝不會因為你的頭銜、你的財產、或是你的成就給你好的分數,最後的裁判看的是:你幫了多少人、你跟多少人有親密溫暖的關係。有些人變老之後汲汲營營,或與年輕人為敵,或四處替自己找機會,過著烏煙瘴氣的生活,其實是沒有搞懂變老的意義。



變老讓人重新學習

作為整形外科醫師,我年輕時每天數算做了多少微整,開了幾檯手術,以為這樣就是功成名就。變老之後把病人當朋友及家人,醫病關係很輕鬆,病人其實最想知道3件事,1是疾病的診斷、2是醫師有沒有經驗、3是如何治療。變老讓我有時間,有耐心,也有方法向病人解釋,另方面我的年資增加容貌變老,病人比較信任。

有一位70歲的老太太,丈夫過世之後,重度憂鬱,失眠、厭食、暴瘦,醫師及家人束手無策,她眼皮下垂來看我的門診,我替她縫了眼皮之後,跟她聊天,讓她講出心中的苦。每回來門診,我握緊她的手或是擁抱她,讓她知道有人心疼她,老太太漸漸肯吃飯,肯出門。理由是醫師比她年紀大,還在工作,她也不能太頹廢。類似的案例很多,我的執業內容改變,為人服務的機會增加,更能感受人生的美好。

根據文獻,年紀大的人知道自己時間有限,會有「社會情緒選擇現象」,面臨長期目標與短期情緒衝突時,傾向珍惜眼前的小確幸。加上老人來自職涯或是社會壓力較小,人生幸福指數在80歲時達到高峰。對我而言,變老很美好,變老讓我能重新學習,努力被利用,從奉獻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