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院外委會訪台 麥考爾別跨越紅線以避戰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26日率團抵台,他接受媒體提問時提醒,美國在對台事務上,有些中國大陸的紅線不能跨越,否則將導致「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美國外交上要非常小心,不要跨越紅線。如果有一天到達臨界點,在台灣未挑釁情況下,美國人民就必須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抉擇。



訪團成員包括眾議員潘尼達、眾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眾議員胡樂涵、眾議員威爾森及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巴爾。由於中共環台軍演剛結束,麥考爾笑稱1年前訪台時,也受到這種「不溫暖的歡迎方式」,這是恐嚇手段,目的在懲罰民主。



麥考爾推崇前美國總統雷根「實力帶來和平」理念,將提升國防實力,向世界展現台灣人民保衛家園決心;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並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合作,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麥考爾強調,所有民主國家必須團結在一起,對抗侵略與暴政。無論是俄羅斯總統普亭、伊朗領袖哈米尼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侵蝕世界和平,「自從二戰以來,我們從未見過如此明目張膽的暴力或侵略行為。」



麥考爾透露,陸方曾警告他不要到台灣,以免違背「一中政策」,但他反駁「是中國違背了一中政策」。但他也說,中國確實有些紅線,必須小心不要跨越,否則將導致「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避免戰爭,確保有足夠的「威懾」來阻止戰爭發生。



麥考爾分析,台灣應集中在海上戰力布局,當台海發生衝突,關鍵是阻止解放軍登陸,地面武器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台灣目前面臨著複雜的政治局勢,中國大陸一直宣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威脅要使用武力來實現統一。中共解放軍剛結束環台軍演,過去華府能扮演平衡角色,但因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而消失殆盡。



兩岸專家分析,真正促使北京下重手的因素,其實是華府。北京當局對於對賴的就職演說美國是否知情?是否支持?賴清德必是「仰仗」美國,所以大陸先向美方開刀,再轉向台海軍演。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