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決策獨斷? 學界激辯李登輝心路

「前總統李登輝宣布『戒急用忍』時,並沒有先跟行政院溝通!」學者黃偉修28日在「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研討會上指出,李登輝在宣布戒急用忍過程中,透過國安會的制度化參考幕僚建議,並沒有與行政部門溝通。但學者廖福鐘認為,李登輝從兩國論、修憲等重大事件的決策都未事先與行政部門溝通,仍有威權影子。



李登輝向來獨斷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黃偉修表示,「戒急用忍」是國家安全會議法制化後,第一個國家戰略層級的大陸政策,也是重視經濟安全的兩岸經貿政策開端。他認為,在李登輝之前,前總統蔣經國對於兩岸政策並沒有系統性規劃,只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劉少康辦公室與開放大陸探親。



他指出,由於當時中國第一次採用「以商圍政」等方式,無視台灣政府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的主張,因此李登輝參考幕僚決策後,就決定推出「戒急用忍」,當時行政院長連戰與經濟部長王志剛都在國外,他認為「戒急用忍」有承接蔣經國對兩岸全面開放的擔憂,但卻又保有彈性,沒有完全封鎖雙方的互動。



但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認為,李登輝雖然推動台灣民主化,但在李的任期內,仍然有威權決策的影子存在,不只是在對中政策,包括修憲改程總統直選、兩國論等重大事件,都沒有跟行政部門溝通,而且很多決策都造成國民黨的分裂,包括新黨的成立與林洋港脫黨參選總統。他建議史家用更長期的觀察,分析李登輝的決策模式。



兩岸幕僚預測準確

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化元則說,李登輝的幕僚不會幫李登輝決策,但他非常尊重幕僚的意見。他認為,李登輝當初最多的考量是民主化,但民主改革、對中政策與務實外交等決策都是密切相關的,而其中,兩岸密使曾永賢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溝通管道與決策參考依據。



薛化元說,199596年飛彈危機時,李登輝的兩岸幕僚小組對演習的評估都非常準確,曾永賢與中經院研究員張榮豐扮演很重要的決策與跟中國溝通的決策。另外,很多人外傳李登輝說的演習空包彈,導致我國吸收的中國官員遭到處決,但根據研究與最新史料發現,當初被吸收的將領並未提供李空包彈的情報。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