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讓台語不一樣 鄭順聰樂當台語文推手

這幾年「台語」似乎變得不一樣,不但有了許多豐富的繪本、文學作品,連翻譯世界文學經典的台語文出版品也陸續出現,推手之一、作家鄭順聰說,這是令人「心花開」的新時代。

鄭順聰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這幾年「語言平權運動」感覺已經變成台灣社會主流,尤其是2018年底「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通過後,客語、原住民各族語、閩東語、手語以及台語,正式成為台灣的國語。

比較具體的政策還包括文化部「文化部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專案,間接、直接鼓勵更多台語文出版品的出現,尤其台語文相關出版品,儘管仍被視為小眾,但隨著各種創新編排、考究內容及有聲書的出現,台語文出版品讓人耳目一新,同樣令許多關心台語文的人士「心花開」。

鄭順聰生於嘉義民雄,18歲到高雄念書,後來北上念碩士班、成家立業。他從事文學創作,寫鄉野傳奇,為歌仔戲編劇,台語小說被改編成布袋戲,近年更是滿腔熱血推廣台語文,被譽為台語文的里長伯、推銷師。

鄭順聰細數自2020年以來的台文版經典文學名著,包括「小王子」、「浪鳥集」、「傲慢佮偏見」、「拉封丹寓言集1」、「羅生門」等。加上2019年的「悲慘世界」,這5年來就有10本以台語文翻譯的世界文學經典作品問市,後續還有不少作品正在進行。

對於這樣的榮景,鄭順聰樂觀其成,但也深知這樣的風潮要能長久,必須靠更多專業人士及有理想、熱情的編輯投入。

身為台語文幕後推手,鄭順聰從一個台語文重度使用者,成為穿針引線的推廣者,但他一直謙稱自己只是台文作家,不是專業學者,近年雖然寫了「台語好日子」、「台語心花開」等幾本「台普書」,希望透過親切多樣的方式,一起來領略台語的美好,但台語文學術問題終究是百年大計,他希望能推動「台語委員會」的成立,為更多疑問與事理找到清晰明確的身世。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