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歌劇院亞巡 聶澤賽金:實體音樂會無可取代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展開亞洲巡演,韓國與日本演出票房滿座,指揮亞尼克‧聶澤-賽金表示,新科技能以各種方式連結音樂與彼此,但實體巡演更加珍貴,「能在現實世界與各地樂迷交流。」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亞尼克‧聶澤-賽金(Yannick Nezet-Seguin)接受台灣媒體書面提問回覆表示,科技固然連結更多樂迷,疫情期間就可以看見成果,「但我更珍惜樂團的巡迴演出,能夠在現實世界看見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但對古典音樂同樣喜愛的樂迷交流。」

聶澤-賽金領軍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6月19及20日在首爾樂天音樂廳(Lotte Concert Hall),這幾天則在日本演出,聶澤-賽金於後台為每一位下台的團員喊安可,團員們也拿著聶澤-賽金的「搖頭娃娃」到處吃飯打卡,可窺見團員與聶澤-賽金間的情感。

聶澤-賽金同時掌舵費城交響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蒙特婁交響樂團,是目前當紅的音樂家,他說,能夠被三大樂團肯定是榮譽,「我可以發揮大使般的作用,對古典樂壇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聶澤-賽金表示,透過這幾個優秀的樂團,演出歌劇與古典音樂演出,「講述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

聶澤-賽金表示,這次亞洲巡演曲目,反映大都會歌劇院兼容古典與當代的風格,「當代歌劇是劇目發展的未來,因為我們正生活在當代的世界。」

這次演出的蒙哥馬利「獻給所有人的讚美詩」充滿美國當代音樂語彙,蒙哥馬利自己則形容她的音樂是一個「讓所有人可以交流彼此獨特差異與共同故事的相遇之地」,「我非常期待將這部作品帶給台灣的樂迷。」

聶澤-賽金表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音樂家們大多數時間都在樂池演出,他們聆聽歌手的聲音,並用一種獨特的默契互相支持,「這次帶來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上次帶費城管弦樂團來台灣也演出過,但我想這兩個團雖然都來自美國,卻各自有獨特的音色與歷史,台灣樂迷可以體會不同感受。」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將於6月29日及6月30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場。6月29日曲目包括華格納、德布西、古諾及布拉姆斯;6月30日有蒙哥馬利、莫札特以及馬勒樂曲。兩場女高音為莉賽特.奧羅佩薩(Lisette Oropesa)。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